杭州2017年2月24日电 /美通社/ -- 近期,51信用卡CFO赵轲参加了东方证券Fintech高峰论坛和中泰证券2017资本市场年会,并表示51信用卡的高速成长原因,一方面源于行业的风口,另一方面也源于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 自2015年起,消费金融异军突起,尽管竞争愈发激烈,但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服务性行业正在成为解决需求和供给结构不平衡的突破口。面对万亿级蓝海市场,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宣布加入这场盛宴,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争夺同一块“奶酪”。 截至目前,消费金融领域在各个不同的渠道都存在许多竞争参与者,尤其以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最为抢眼。得益于流量与场景,其最典型的业务模式是凭借庞大的客户规模,筛选优质客群进行授信和借贷业务。而在素来号称“得场景者得天下”的互联网领域,电商的“自带场景”也让其用户忠诚度及粘附性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占足了先发优势。 然而,这并不代表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即不战而败,其中不乏另辟蹊径者借助行业东风和独特模式,取得相当亮眼的成绩。而“51信用卡”正是他们当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 51信用卡做消费金融,没有从搭建消费场景来切入,而是利用了负债管理的过程。通过免费帮助用户管理信用卡账单、房贷、车贷等负债,从而获取强信贷属性用户的同时积累了海量的消费数据,搭建起了通往消费金融的新路径。这种方式跟线上电商、线下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公司都不同,但共通的是同样可以获取信贷用户与消费数据,很多时候还更直接、更高效。 其实,在中国有很多数据的孤岛,平台间的用户体系相互之间不打通,导致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账户。国内有一种商业模式,就是在不同的账户体系做横向打通。比如支付宝,最早就是通过把不同的银行帐户统一管理起来,实现不同的银行帐户之间的转账、交易。 同样的,今天我们的个人负债,除了在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账单之外,还有房贷、车贷,以及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它们同样是一个个隔离的孤岛。51信用卡就是帮用户横向打通各个银行的信用卡账单,用工具的方式实现了用户的快速积累。 而这部分用户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3张卡以上的信用卡深度用户,他们当中选择分期的比例达到了60%~70%。这相当于银行在信用卡行业发展了十几年,培养出一批信贷属性最强,也就是盈利能力最强的用户,51信用卡通过负债管理的方式巧妙地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的用户。 同时基于这批用户,51信用卡打造了自己的金融团队,包括数据、模型、风控等,形成了完善的团队架构,而后推出了创新金融服务平台“51人品”APP,上线了借贷产品“51人品贷”和理财产品“51人品宝”,打通了资金端和资产端的网络借贷服务链条,彻底从一个工具型的公司,转型成了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 如今,消费金融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消费金融市场也随之进入爆发期,大潮之下势必会诞生比肩BAT的商业巨鳄,究竟谁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是电商企业,亦或互联网金融公司,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