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这份报纸,因三门峡而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16日 10:31 

  摘要:一份报纸就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记录着这座城市发展的点点滴滴。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三门峡市,第二天,三门峡工程局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出刊《三门峡报》的决定。1959年1月1日,《三门峡报》改为《三门峡日报》, 通过一代一代报人的努力,《三门峡日报》已经成为三门峡这座城市的名片。

这份报纸,因三门峡而生

  与城市一起诞生

  一份报纸就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第43次会议决定,设立地级三门峡市,从此中国的版图上有了三门峡市。第二天即3月27日,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出刊《三门峡报》的决定。决定中指出:“《三门峡报》是工程局党委的机关报,又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报纸。《三门峡报》将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决定、指示,宣传马列主义,报道工程进度,组织经验交流,以及表彰先进和批评刊发落后与错误现象为主要任务。”

  同年4月6日,三门峡市的第一份报纸《三门峡报》创刊号应运而生。创刊号在第一版头题位置刊发了《中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委员会关于出刊“三门峡报”的决定》;同时还刊发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决定四月十三日正式开工》和关于设置三门峡市的新华社消息等内容,以及《代发刊词》。当日报纸的其他版面上同时刊发了《从初步设计蓝图看未来的三门峡》《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和《热爱三门峡工程建设,争取做个优秀的水利建设者》系列文章。

  当时的《三门峡报》为四开版面,不定期出报,作为工程局党委机关报,暂不公开发行。从1957年4月6日至1958年4月底,《三门峡报》共出版68期,共有13人从事报纸出版工作。

  1958年5月1日,《三门峡报》上刊发了中共三门峡市委《关于定期出刊三门峡报的通知》,至此《三门峡报》正式成为三门峡市委机关报,正式对外发行,四开四版,刊期为双日刊(每周二、四、六出版),每份两分钱,截至1959年1月1日共出版121期。改刊时,当时的三门峡市委调配了工作力量,工作人员由13人增加到34人,成立了编辑部,配备了整套照相洗印设备、收报机等,同时成立了党支部,以加强党对报社工作的领导。改刊初期,发行量为1800份,1958年12月底增长为3600余份。

  1959年1月1日,《三门峡报》改为《三门峡日报》,并在当日的报纸上刊发了中共三门峡市委《关于三门峡报改为日刊的通知》,由此报纸成为日刊(四开四版,星期一无报)。1959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郭沫若来三门峡视察,为《三门峡日报》题写了报头。1961年1月31日,《三门峡日报》在报眼位置刊登重要启事指出,《三门峡日报》从1961年2月1日起停刊,共出版713期。

  至此,《三门峡报》《三门峡日报》共出版904期,对三门峡大坝和三门峡市的生产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三门峡大坝和三门峡市的建设过程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董必武、彭德怀、李先念、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视察指导,《三门峡报》《三门峡日报》都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秉笔写春秋

  60年前的《三门峡报》《三门峡日报》为三门峡城市发展和大坝建设谱写了无数辉煌篇章,许多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也与她结缘,为她奉献、为她拼搏。春华秋实,新闻工作者们拥有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谢淑郁这个名字很多老一辈的三门峡人都知道,她就是那个抱着相机与周恩来总理合影的《三门峡日报》女记者。1957年7月,谢淑郁与丈夫刘世贤从河南省委机要处来到三门峡工作,支援三门峡大坝建设。一年后,她与丈夫又来到三门峡日报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1959年10月13日,周恩来总理第二次到三门峡大坝建设工地视察,26岁的谢淑郁负责文字兼摄影工作。她全神贯注地跟着周总理,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珍贵的瞬间。当周总理踏上施工大栈桥时,她急忙躲过其他记者向前抢了几步,将镜头对准周总理。然而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紧张,当总理走到她跟前时,她仍未按下快门。正遗憾间,周总理亲切地问她:“你在哪里工作?”她因为紧张、激动,隔了半晌答道:“三门峡日报社的。”“工作几年了?”总理又问。“工作快两年了。”她答道。这时周总理发现她右眼有些红,便问道:“看,怎么把眼睛都熬红了。”同行的三门峡日报社摄影记者薛树道迅速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令人难忘的瞬间。

  同样参与了周总理第二次视察的采访报道工作的,还有当时报社设在三门峡大坝的记者站记者包少杰。1957年,23岁的包少杰响应国家号召,从河北省官厅水库调到三门峡。他到十一局党委办公室报到没几天,就被派往湖北武汉学习速记。1959年,包少杰进入当时的三门峡日报社工作。同年10月12日晚,周总理第二次到三门峡大坝视察,连夜开会研究大坝淤泥淤沙的解决办法。会议开了整整一夜,包少杰当时的任务就是一字不漏地记录总理的讲话。

  1960年11月的一天,包少杰和同事顾丰年、陈兰英、张英生乘坐缆索到黄河对岸采访,返回时,缆索走到一半就停电了。11月天气寒冷,4人被困在40多米高的半空无法进退。上面大风,下面大浪,不一会儿工夫,几个人就冻得手脚僵硬。“那时进出大坝工地坐的都是火车,每天一班,当时离开车就剩不到一个小时,赶不上火车就没办法交稿子。想到这些,我们心急如焚,于是就抓着铁索,一点一点往岸上挪。”包少杰说,“当时脚下就是黄河,每挪一步都心惊胆战。上岸后,4个人全身粘满了铁索上的油,好在没误了回报社的火车。”

  1959年5月,单国新光荣地成为三门峡日报社的一名记者。1960年夏天,三门峡下大暴雨,涧河河水上涨,水浪拍岸,把涧河桥冲垮了。夜里三点他被叫起来去抢修现场采访,抢修进行了四天四夜,他全程跟了四天四夜,坚持边采访边写稿,没有落下一个关键环节。最后,他撰写的通讯《激战四昼夜》被报社树为学习样板。“当时没有电视,更没有现在发达的网络,全市人民就靠看报纸来了解事情的原委,倘若我们不努力,如何对得起大家?”单国新感慨道。

  习丰波老人今年78岁,1960年调入三门峡日报社工作。“当时条件不好,印刷报纸用的是铅字印刷术。哪个字要是没有,还要印刷厂工人现刻。”习丰波回忆起过去,乐呵呵地说,“记者在别人眼里高大上,其实是个苦差事。当时工资一个月30多块钱,但为了心里那份坚持,也没有别的心思,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准确、及时、全面是《三门峡日报》坚守的准则。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如今的《三门峡日报》创刊于1985年5月1日,原为洛阳地委机关报《豫西报》。1986年区划调整后更名为《三门峡报》,1992年改为《三门峡日报》。如今的报头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至今已出版7834期。

  进入新时代,《三门峡日报》与时俱进,发生了一次次质的飞跃。1990年,《三门峡日报》从铅字排版跨越到电脑排版;1999年,自动化采编系统投入运行;2000年9月6日,三门峡日报电子版上线;2010年9月26日实现了彩色印刷……

  近年,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关怀指导下,《三门峡日报》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推出了一大批服务中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头稿件,时刻遵循凝心聚力、成风化人、正确引导舆论的宗旨,积极开展“走转改”活动,加大民生报道力度,受到读者广泛好评。2012年2月,《三门峡日报》跻身河南省一级报纸行列,2013年底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报纸”(综合质量评比第五名)。2015年底,《三门峡日报》再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报纸”(综合质量评比第四名)。

  如今,《三门峡日报》将新闻的触角伸向飞速发展的网络,大力发展新媒体事业,成为融纸媒、网媒为一体的全媒体机构,向着带一流队伍、办一流报纸、创一流实体的多元化报业集团的伟大目标不断迈进。

  通过一代一代报人的努力,《三门峡日报》已经成为三门峡这座城市的名片。而今,三门峡日报人正在为我市发力三次创业、加快转型创新发展、打造省际中心城市助力加油,扬帆奋进,砥砺前行。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