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当年有手机感觉挺贵族 商家拉顾客倒贴通话费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16日 10:41 

    “我们赚的是手机入网的钱。”北京晨报创刊号上,《手机标价有玄机》报道里,售货小姐这样说。报道中,138、137、130号段的入网费现在看来如此刺眼——1750元。入网费是什么东西?“90后”根本不知道。

    确实,这玩意儿取消都9年了。如果那位售货小姐“时光穿越”到2010年,她会认为这个行业在12年后完全“秀逗”了——没有入网费、没有选号费、单向收费、入网倒贴话费、经常白送手机。

    其实,事情正向皆大欢喜的局面发展。

    当年有手机感觉挺贵族

    你的“机龄”有多长?还记得第一次拿到手机的新奇与兴奋吗?

    在媒体工作的张先生依旧记得12年前的“糗事”:“当时单位发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参加同学聚会很想显摆一下,可根本没人知道我的号码,最后只能跑厕所里通知一个哥们儿5分钟后通过公用电话亭给我打电话,然后我再煞有介事地接听,仿佛多忙似的。” “虽然挺傻的,当时却真是震惊四座,那时上班族谁有手机呀,‘汉显’寻呼机就算高端了!”

    1998年,刚参加工作的王先生花了4000多块钱,拿到平生第一部手机,诺基亚8110。号称第一款可放在衣袋里的手机,但块头依然厚重。而令很多人记忆犹新的是,当年入网费高得吓人,并且运营商不卖“裸机”。

    12年前创刊号上的《手机标价有玄机》报道,见证了手机曾属于贵族消费的辉煌——手机入网费是1750元。加上动辄数百元的选号费,让多少人望机兴叹,无奈选择放弃。

    当年报道中所提的“玄机”,指的是零售商在入网费上比官方标价便宜,实际上却在选号费与外设上把钱捞回来,其中另一个赚钱手段还包括“手机皮套”。上班族花数月收入请部手机回家,当然要严密呵护!

    商家拉顾客倒贴通话费

    沧海桑田,“手机带套”很多年前就沦为了“京城几大傻”之一。现在也有手机套,不过基本都是iPhone等智能手机使用,目的也不是为表重视,纯粹是为了方便或表达个性。现在好了,“玄机”全没了、这费那费也都不用您费心了。2001年手机、座机入网费取消。如今,手机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三大运营商使出浑身解数抢客,甚至不惜倒贴话费。

    选号费也取消了。以中国移动为例,营业厅手机号码均取消了选号费,只有卡费,而且今年全球通的卡费从50元悄然减半。“裸机”更是家常便饭,中国市场目前的手机有数百款,价格战此起彼伏,甚至智能手机也在向千元进发。今年智能手机的平民化浪潮汹涌,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千元3G智能手机的激励项目。

    单向收费有望今年实施

    除了高高在上的手机终端,手机资费令普通人望而却步。

    12年前,手机双向收费,在北京打市话每分钟5毛。业务稍微繁忙点儿的人,一个月一两千话费那是经常的事儿。不过,自2006年起运营商开始推行本地接听免费的套餐。而记者了解到,单向收费的新政策有望在今年年内公布实施。

     不久前,相关部委内部下发征求意见稿,酝酿改革现行手机资费政策。资深通信专家项立刚透露,新政最早八九月间公布。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国家将鼓励运营商实行手机单向收费;另外就是可能将对手机市话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民族制造力量顽强崛起

    手机普及的浪潮来得如此迅捷而汹涌,其实,最该感谢的就是国产品牌手机。

    1998年科健打响国产手机突围第一枪,而后,波导、TCL、夏新、康佳等一批本土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成长。2003年可以说是国产手机的第一个黄金季,2005年之后却是一路低迷。虽然目前国内手机市场称雄的依然是诺基亚、三星,但是国产手机12年的沉浮告诉我们,民族的制造力量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水货集散地到卖场垄断

    好了,最后再看一眼创刊号报道中新闻事实发生地——公主坟。记者的一位前辈对12年前的公主坟依旧气哼哼的,因为当年他就是从哪里买了部水货手机,然后迅速坏掉了,事后证明是翻新机。

    12年前,散落在新兴桥周边的多是小店,是手机小贩们的“天堂”,当时北京手机销售渠道网络还未成形,现在的大卖场还不成气候。

    而今,公主坟堪称目前北京最大的手机交易市场,经营手机的公司有几十家,门店鳞次栉比。新兴桥南北云集了迪信通、协亨、中复、金飞鸿等手机连锁店,迪信通更是在此有四家店面并肩作战。而家电连锁巨头国美也加入进来,意欲重新打造规范的价格体系。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