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玻璃基板核心技术缺失导致面板依赖进口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19日 16:11 

  核心技术缺失导致面板依赖进口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但是我国的电视生产企业并不具备核心技术。进入平板电视时期,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占电视机成本60%以上的液晶面板大多依赖进口,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产更是完全掌握在日韩企业之手。核心技术受制与人,液晶面板依赖进口,产品没有特色,使得我国电视生产企业只能在价格上寻求突破,这也进一步导致我国电视制造业利润更加微薄。

  2003年上广电投入巨额资金引入第五代线,期望在液晶面板产业突围。“国内第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是当年上广电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希望,甩去过时的CRT纯平面板,全力上马TFT-LCD液晶面板5代线,当时这一行动受到业界普遍赞扬。

  然而,液晶电视技术发展迅速,液晶面板更新换代快,技术落后导致产品没有竞争力,自己的电视产品一旦滞销,就会导致液晶面板大量供过于求,进口材料成本高的影响更加明显,所以造成生产越多,亏损越严重。不断升级换代带来的却是一年高过一年的亏损。最终,在2008年上广电升级TFT生产线的传闻中,年亏损已经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惊人地步。吸取了上广电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的教训,京东方以3。8亿美元巨资收购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属下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后又斥资10。5亿港币收购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的冠捷科技有限公司26。36%的股份,成为冠捷科技第一大股东,并掌握了液晶面板生产的相关技术。

  2009上半年以来,随着中国平板电视销量的逐步走高,面板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导致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涨,LG、三星、夏普等日韩制造商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中国。由此也引发了各个面板制造商转向在中国合作生产建厂,以及国内彩电企业也纷纷上马面板制造项目的新竞赛。但是,我国的液晶面板产业又面临着另一个困难:液晶面板的上游原材料领域依然被日韩等国外企业所控制,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尴尬不仅仅是上游面板企业的薄弱,更是由原材料到整机的整个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链的薄弱。

  2008年,中国对玻璃基板的需求量已达1。7亿平方米,按照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的预估,到2013年,中国对玻璃基板需求面积将比2008年增加近7倍。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之一,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17%,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巨大的市场目前仍只能任由他人来控制。

  除了玻璃基板,排名第二的偏光片约占TFT-LCD面板原材料制造成本的11%左右,也是目前产能分布相对较广的,但即便如此,本土企业依然落后于国外。LG化学2008年第四季度在全球偏光片市场的占有率为30%,2009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5%,预计2012年将突破50%。日本企业占有率稍弱于韩企,而我国内地企业在偏光片生产领域仅能提供少量的低端产品。

  国内行业分析人士称:除了背光模块本地配套率较高外,国内液晶面板产业的其它上游配套产品都必须依赖进口。

  液晶面板产业投资背后的巨大价值

  一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可带动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源、液晶模组、液晶电视整机等产业链上下游关联行业的加速集聚,形成年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尤其在我国彩电市场,面对未来中国庞大的液晶电视市场增量,一旦项目建成投产,投资者自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在这50亿背后蕴藏着的是上千亿的产业价值链。

  放眼目前成功国际化的知名彩电企业,无一不掌握高端面板量产技术,这是产业链价值的最大部分。谁掌控了液晶电视产业链能力,谁就能获得超过行业水平的高增长和高收益。

  液晶面板、LED芯片一直是彩电最大的两项成本支出,占到整机成本的7、8成以上。由于液晶面板一直被日韩等外资企业把控,作为下游企业的国内彩电厂商,有时为抢购面板甚至不惜自己抬高价格。京东方公关总监张宇表示:“诺基亚、苹果等大客户尚需承受高额面板,中国企业的拿货价格要比苹果等高出10%以上。”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产业处处长杨学则透露,在没有引进模组项目之前,广东的液晶电视制造就在15%的增值空间里挣扎,“一台3500元的液晶电视机,我们创造的价值大概只有900元”。

  据统计显示,近年来广东平均每年累计进口的各种各样液晶显示板均超过10亿个,总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液晶显示面板已成为仅次于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的重要元件。

  “中国彩电企业无法生产LCD面板,而外资生产的面板往往率先供应自身企业的销售。”业内专家表示,如果不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经过多年打拼发展起来的广东电视机行业,将重新沦为上游液晶面板厂的下游加工组装车间,甚至可能将出现生产转移或萎缩。

  拥有自己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摆脱外资企业在面板方面的垄断,无疑是所有国产电视厂商的愿望。

  据悉,除了京东方北京8代线项目、昆山龙飞和深圳华星光电分别借助丰富的产业经验和一定的自主技术力量、产业链配套,已获准正在建设中。另外还有合肥京东方线、南京夏普线、苏州三星线、广州LG线、成都富士康线等5个项目在等待审批,其中苏州三星、广州LG、成都奇美有望获准建设。

  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产可形成年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于我国本土的家电企业可以摆脱外资企业液晶面板的垄断,降低电视机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于地方政府,又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架构等。

  背后有着如此巨大的价值,也难怪各地政府,各电视厂商热心于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

  业界也普遍认为,大陆与日韩面板企业存在品牌竞争关系,两岸面板产业才是真正的优势互补,一方出技术,一方出资金及包销,对台湾面板厂将是一大契机,能继续扩大市占率,以与日、韩分庭抗衡,对内地电视厂商也能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增强品牌竞争力,提高企业利润,实现两岸双赢。

  ECFA带来两岸面板业抗韩新契机

  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炳坤在重庆进行第五次正式会谈,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进行业务磋商,并最终签署协议。

  根据该协议附件一,双方将对部分产品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电子产品进入了这一降税或免税之列,而此前备受产业界各方关注的液晶面板却缺席此次降税清单。但是,这并不影响两岸液晶面板产业的合作共赢,和联手抵抗日韩垄断的决心。

  银河证券家电研究员朱力军称,两岸间的经贸往来此前是不对等的,而ECFA是两岸经贸正常化的制度性安排,此协议签署后,两岸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虽然目前液晶面板产品位在ECFA降税清单之列,但两岸签署ECFA已经形成巨大产业利好,有望增强两岸彩电制造业的的投资和消费信心。”

  奥维咨询副总经理金晓锋称,“虽然此次ECFA协议并未涉及液晶面板产品,但两岸液晶产业链协同合作早已初具规模,已然表达出共同抗韩的决心。

  “电子产业是最不需要签署ECFA的一个产业”,台湾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江炯聪表示,在过去10年间,台湾地区电子产业已经早早完成在中国大陆的布局。

  友达和奇美等台湾液晶屏制造企业在大陆投资建厂正在实施,台湾上游制造商和大陆彩电整机制造业的关联必将更加紧密。据了解,友达合肥工厂已经于6月29日举行奠基仪式,该厂投资10。5亿元,招工5000人,预定于2011年5月投入生产。。而台湾另一面板商奇美显然页没有停止继续布局内地的步伐。

    有消息表示,奇美在大陆正进行新一波布局计划,包括在成都及武汉市新建后段模组厂,奇美位于宁波、南京、佛山三地的工厂亦同步进行扩厂计划。虽然此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降税清单中没有看到液晶面板产品的身影,这难免令人失望。但目前两岸液晶面板和整机制造企业合作已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本着携手共同繁荣的目的,正在努力打破中国彩电制造业对韩国面板业的过度依赖。

  行业人士称,彩电产业界应从前瞻、宏观的角度来看待ECFA的签署。ECFA所涉及的十类产品将通过双方的降税安排,两岸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成本将得以降低,这将大大降低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成本,并推动台资企业更多开拓大陆内需市场,液晶面板和整机制造业的经济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强,ECFA为两岸面板业带来了抗韩新契机。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