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取消文化考试,央视青歌赛还能看什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1日 15:50 

    问:孙悟空上了天宫后,玉皇大帝封他做了什么官?答:九品芝麻官。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个朝代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答:秦朝,李自成。

    这不是哪台小品里的无厘头恶搞,而是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往年“综合素质考核”现场“考”出来的笑话。

    一唱歌就换台,一点评就兴奋,比的是“唱”功,可现场“说”的总是比“唱”的好。这是央视青歌赛多年以来形成的怪现象。对这一看似“本末倒置”的现象,主办者、参赛歌手都备感无奈。

    眼下正在举行的第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团体赛中取消了“综合素质考核”,团体决赛阶段今年也不再邀请人文类评委,在个人单项决赛中虽然还继续保留这一环节,但所占的比率也从1分降低到了0.1分。

    看似微小的举措却激起热议。有网友发帖支持,“歌手唱好歌就行,不必承担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丑的重负”。然而,更多观众则板砖不断:青歌赛已经渐变成为全民找碴儿游戏,没有了洋相百出的文化考试,青歌赛还能看什么?甚至有网友尖锐质疑:我们可以忍受选秀节目哗众取宠,但是央视的青歌赛不该“没有文化”。

    最近网上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6.2%的观众认为央视青歌赛不应该取消综合素质考核,更有53.58%的观众表示不再看“没有文化”的青歌赛。

    对取消文化考试,一些业内人士同样深表惋惜。“取消了综合素质考核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对选手人文内涵和艺术修养的考验,更重要的是文化素养的提醒功能也将消失殆尽。”历任多届青歌赛评委的乐评人金兆钧说。而词作家宋小明认为,综合素质考核衡量的是选手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人文内涵。如果一个歌手连基本的文化修养都不具备,谈何在音乐中融入中国文化?

    1998年第8届青歌赛,央视首次推出综合素质考核,青歌赛从最初单纯的歌唱比赛,变成了娱乐性十足的电视综艺节目。综合素质考核评委余秋雨的口若悬河,选手们的手足无措,一时成为青歌赛上一道独特风景,随之而来的是收视率的节节攀升。有人说这是与时俱进,也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在没完没了的争议中,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考核走过十余年。

    2000年的第9届青歌赛上,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雪人组合”因综合素质考核拿到1分的满分,从而夺得了当届比赛的铜牌。而在第10届青歌赛上,依旧是这支“雪人组合”,却没有那么幸运,评委让她们看一幅毕加索的画说出作品名称,结果几位研究生没能答出来。

    选手唱歌很快乐,答题太痛苦。为了综合素质考核的那1分,参赛歌手们寝食难安、胆颤心惊。曾任综合素质考核评委的指挥家滕矢初承认,测试题范围虽广但难度不均,所以往往造成了很多“不公平”。更重要的是,这1分对于成绩仅在零点几分区间内波动的选手来说影响巨大,靠“蒙”来答题的选手比比皆是,背离了大赛主办方“希望引领歌手重视文化知识积累”的初衷。

    青歌赛总策划秦新民说,当初设立综合素质考核,主要是鉴于有些选手唱得很好,但是不识谱,他们希望借助这个环节来提醒歌手除了唱功好还要注重文化修养。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环节最终造成很多观众对演唱比赛——这个赛事主体的忽略。秦新民说:“青歌赛毕竟是一个以声乐为主的赛事,歌手比赛的本体是演唱,人们过多关注素质考核有些喧宾夺主。”

    然而,青歌赛想要不再被收视率绑架,似乎也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近年来,电视节目不时在求新求变,青歌赛却始终以不变应万变。传统的比赛方式、老套的环节设置、一本正经的现场气氛,让整个比赛缺少热情、鲜有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方卫视的“超女”、“快男”、“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等歌手选秀节目却办得风生水起。本届“青歌赛”开赛之际,更是面临着一批选秀节目的挑战:近日,安徽卫视高调宣布将在5月6日推出歌唱类新节目“天声王牌”,此外,湖南卫视的“快男”、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也将在5月登场,加上江苏卫视的“名师高徒”,歌唱类比赛节目将出现“井喷”趋势。有观众表示:“在众多娱乐选秀节目的围攻下,央视青歌赛的文化考试,几乎成为挽救其收视率的唯一利器。”

    作为荧屏直播的一场歌唱赛事,青歌赛毕竟与专业圈里关起门来选拔人才的艺术考核不一样,面向大众的观赏性问题不容回避。如今,往年比赛中最夺人眼球的文化考试悄然退出青歌赛的舞台,而一向在青歌赛中语出惊人的评委余秋雨也“下岗”了。这样的改革将会给这项有着26年悠久历史的荧屏赛事带来什么,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仅仅是回归了音乐本位,获得了艺术境界的清静是不够的,如何打造新的影响力,才是央视青歌赛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