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国内三大运营商2010年的财报均已出炉,其中,中国移动当属2010年的最大赢家,由于中国移动处于转型期,但是曙光已经初现,数据业务收入超三成。
如今,国内三大运营商2010年的财报均已出炉,其中,中国移动当属2010年的最大赢家,由于中国移动处于转型期,但是曙光已经初现,数据业务收入超三成。 增长的惯性 3月16日,中国移动发布2010年度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营收为4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净利润为1196亿元,同比增长 3.9%,符合市场预期。在用户总量增长上,由于竞争加剧,中国移动2010年新增用户增长量为6173.4万户,较2009年6503万户有所下滑;客户总通话分钟数较上年增长18.6%,平均单个用户每月通话时长增长5.4%,达到521分钟。ARPU值方面,中国移动ARPU值,从上年的77元,虽然降至73元,但这一数据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72元,为利好消息。更为重要的则是,根据中移动2010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1至9月ARPU值仍然维持在 72元,无疑在第四季度,中移动ARPU有所回升。根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10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分别为 58.1元和42.9元,中国移动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在分析师看来,中国移动该份年报显然属于一份不大不小的“惊喜”,在诸多指标符合市场预期之外,ARPU值的止跌回升与增值业务成为亮点。在交银国际随后发布的报告中预测,手机上网与语音增值业务成为中国移动主要增长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移动的成绩得之不易。”一位分析师表示。 在专家看来,基于原有优势以及原有规模的增长是中国移动取得上述成绩的主要原因,相较于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原有的服务、品牌以及网络优势仍旧在市场中发挥有力作用。 正因为如此,在同期在香港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中国移动仍然被定义为增长型公司。 不同寻常的3成 本次中国移动财报的另一要点是,中国移动数据及信息业务在总收入占比上,首次超过30%,达到了31.2%,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数据业务收入增长,得益于中国电信手机报、飞信等业务规模扩大,以及手机阅读、手机电视、手机支付等业务商用。 此前已有中移动内部人士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证实,“相比于数据业务带来的营收,其利润占比更加客观。”正因为如此,此前,中国移动已经在内部KPI改革中取消了对数据业务发展的具体指导,期待旗下数据业务能够融入市场,全力争胜。在专家看来,数据业务带给中国移动的不仅将是丰厚的利润,更长远的则是赢利模式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于中国移动这样的运营商而言,其中的最大意义则是其自身对网络的运用。 王建宙透露,将配合母公司推进3G建设和运营,并推动和加快TD-LTE技术产业的发展。全力推动网络升级成为中移动扩大领先优势的最大任务,中国移动G3用户总量2070万户,远超2009年财报发布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的力争超过千万的目标。 2011年初,中国移动决定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北京等七城市启动TD-LTE规模试验。和早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三大运营商均参与的TD-SCDMA实验网选择河北保定、山东青岛等地不同,此次中国移动将TD-LTE试验网地点,放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覆盖人口最为密集的东部沿海城市。有分析机构表示,2011年、2012年,中国移动TD-LTE试验网在多个城市的大面积铺设,将对上市公司长远业绩产生正面影响。此前中国移动已经发表公告,将进行TD-LTE上网卡集采,并在本年内推出TD-LTE试验网上网卡,以增强最终用户体验,这也为2012年进一步推动TD-LTE试商用,提供了可能。 5000亿与200亿的差距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互联网领域的最大企业腾讯与中国移动在同一天发布了2010财报,2010年全年腾讯实现总收入196.460亿元,同比增长57.9%;净利润80.536亿元,同比增长56.2%。 仅仅从数字而言,腾讯的利润率高出了中国移动16个百分点,而这正是双方商业模式的差距,也是中国移动一系列转型的目标所在。正因为如此,在财报出炉的同日,中国移动还公布,已签订协议以2.37亿元人民币(约2.81亿港元)的代价,向包括母公司中移动通信集团及其他转让方,收购主要从事移动电话终端销售的中移鼎讯通信100%权益。李跃表示,中移动收购有关业务,希望自己涉足手机采购及销售业务,因欧美、日韩等移动运营商均采取类似模式。 交银国际分析师表示,收购手机终端销售公司意味着公司已经将TD的发展重点由网络向用户和应用转化,将有利于迅速做大做强TD产业链。而在专家看来,从单纯的网络建设发展到终端领域,中国移动正在将自身的位置向市场前端转移,以期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打通整体产业链,实现与Google、苹果等竞争对手的同层次竞争。 显然,中国移动已经在网络、终端乃至数据业务上全方位部署未来公司架构,其中的目标则是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变,弥补5000亿与200亿之间在数字之外的差距。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