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在坚持强调以读者为本位的前提下,一改过去为“抓眼球”,无条件迎合受众需求的做法,坚持积极、健康、有益的报纸格调。 1.整体格调从媚俗化向严肃化转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都市报格调低下问题。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报道方面,不少都市报策划起步早、执行到位,内容形式浑然一体,对报纸内容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典型案例:“5·12”汶川地震当日,《南方都市报(微博)》率先采用黑色报头,暂停副刊及消息类城市杂志;《羊城晚报》策划连续的主题报道,全景式披露救灾情况,重点关注受灾群众的安置和心理安抚工作。 2.内容选择从市民化新闻向政务新闻转变。 时政新闻“是财富不是包袱”的理念已深入都市报办报核心思想,不少都市报都特别重视围绕时政热点策划专题,力求从民生角度挖掘时政新闻细节,深度解读,精耕细作。都市报不再仅仅满足于为群众提供服务性内容,而是讲增强党性观念,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呼声结合起来,将机关报的一些理念吸收过去。 典型案例:《成都商报(微博)》将每日的50多个版中2/5的版面和人力投入到要闻部,曾拿出60个版做了一系列有关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报道。 3.新闻理念从炒作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 都市报从热炒大量事故、纠纷、暴力、犯罪等琐碎的社会新闻报道的泥淖中挣脱,开始积极关注城市中折射社会发展主流进程的新鲜事物,也从单纯追逐眼球效应变成追求正面典型,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 典型案例:《现代快报(微博)》“信义夫妻”系列报道,受到多方好评,舆论认为这一正面典型报道,使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全社会广为传播并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社会上所有失信行为给予无情鞭挞,推动了全社会诚信建设。 4.评论报道从“社会围观”型向客观建设型转变。 《南方都市报》主管评论的副总编陈朝华(微博)表示:“我们需要的评论是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是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曝光,主要起到启蒙和启智作用。”多家都市报开始改变过去“围观”式评论的做法,重点突出建设性,力求导向正确、观点鲜明,语言朴实生动,同时还特别重视评论员队伍建设、选题掌控和评论视角的科学。 典型案例:《南方都市报》评论版分为社论、个论、众论,其特点主要是贴近热点更具有建设性,内容方面,目前该报评论对公共政策方面的话题较少使用,逐渐转入民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话题,以及地方性的贴近性评论。同时反对“时评八股文”,提倡“记者评论员”。 5.从泛社会新闻化向社区新闻转变。 都市报在起步和上升时期,新闻报道曾出现泛社会新闻化潮流,过分强调新闻报道的刺激性,暴力、犯罪、色情等题材占报道内容的比例过大。转型中不少都市报开始硬化社会新闻,要求记者在采编时要学会用社会新闻的眼光看时政、看财经、看教育,大力挖掘都市新闻、社区新闻,提高报纸格调。 典型案例:《南方都市报》提出前置平台概念,即组织社区力量,选拔社区记者,以社区记者所住社区为活动半径,第一时间跟进新闻,用社区模式推动新闻发展。 6.批评性报道从一味追“负”向寻求正向社会效应转变。 在近几年主流化转型探索中,都市报着重把握舆论监督的力度和频度,更加注意考虑事实情况和报道效果,注意准确把握事实、合理评价事实,寻求正向社会效应。 典型案例:《羊城晚报》在对政府进行监督时,很注意报道角度的选取。一般从贴近百姓生活、贴近民生的角度反映问题,不拉开架子搞批判,言语讲求亲切、通俗,多用数据、图表和鲜活事例。 7.传媒业态从单一纸质向多媒介融合转变。 《华西都市报》副总编赵晓梦认为,都市报的发展要注意发掘年轻受众的关注点,借助新媒介手段培养其阅读兴趣。为此,该报新成立互动新闻部,搭建与读者沟通的新桥梁,并在与网民交流中发现新闻点。《都市快报(广告)》也搭建起扎实的全媒体框架,总编辑杨星认为,主流化转型不仅是内容,还包括业态,不同媒介产品有不同的市场规律,应不断捉摸产品形态,才能找到正确方向和路径。 典型案例:《都市快报》创办的网站19楼,2010年的收入达到了6000万,实现1000万的利润。还制作电视新闻节目在浙江的地面频道播出,收视状况良好。并与杭州交通广播合作,2010年全年实现收入700-800万。 8.从“重利益”向“重公益”转变。 目前都市报主要趋势之一是公益活动策划,将新闻报道和公益活动作加法,其目的是带动百姓融入社会公共事务,用行动带动影响力,用行动体现导向。 典型案例:《现代快报》“其航看海”活动,为一个身患骨癌的9岁小男孩圆了看海梦想,践行快报“办实事”的方针。该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常年资助贫困学生,也逐渐将读者的美誉转化为品牌力量。 9.从所在城市向地市县市场扩张。 报业跨地区经营是中国报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不少都市报考虑到中国的城市化远没有完成,中等城市正在兴起,但传播现状很差,以及高铁、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到达力将会增强等诸多因素,部分都市报已瞄准各地州市市场,将新闻辐射二三线城市。 典型案例:《楚天都市报(微博)》在襄阳、宜昌等地先后开辟地方版;《南方日报(微博)》帮助《西江日报》提高办报质量,分享广告增量部分的50%。 10.版面设计从浮华媚俗向清新简洁转变。 都市报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版面设计逐渐抛弃杂乱、媚俗,视觉中心元素已由多样、繁琐变得简约、大气,更强调其版面的功能化。从新闻出版总署得到的消息称,在世界性报纸版面设计大赛中,我国都市报的版面设计已多次获大奖。 典型案例:《华西都市报》在版式上追求“可读、易读、悦读”,报纸封面强调导读功能,增加导读层次。《南方都市报》在封面导读之后,设有主页版,内容比封面导读细致,是对整叠亮点的呈现。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