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浅析SNS与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路径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7日 17:00 

 SNS的全称为Social Network Services,一般翻译为“社交网站”或“社交网”,它是根据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莱姆(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建立的交流手段。“六度分割理论”指出,一个人与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一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种理论,有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朋友的朋友”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样就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也即所谓的SNS网络。



  一、SNS网络的特点

  SNS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实名制注册,增强了网络环境的真实性。




  2、“一对多”的传播方式,适应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SNS网络中,每个用户,每个传播者都是一个中心,这就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需求。由于每个用户都是一个中心,在他们周围都有自己的同学圈,朋友圈,自己就好像同心圆的中心,这就满足了每个个体希望被重视的心态。而且任何一个个体也是相互独立的,可以独立撰写日志,上传相册,分享视频,玩游戏等,而且可以自由设计自己喜欢的网页的形式、内容,对于受众来说,个性化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3、打破了传统的网络交流模式,更加方便资源共享。

  与传统的QQ、MSN不同,国内的SNS网站起初是专门针对学生群体设计的,因此网站特点符合学生们的口味。由于打破了传统“点对点”的交流模式, SNS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帮助用户建立强大的人脉关系网络。

  4、程序功能多样化,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

  SNS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程序功能多样化,在这里大学生能够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用日志和相册记录生活点滴,与朋友们分享照片、喜欢的群组、音乐、电影、书籍等讯息,第一时间了解身边好友的最新动态,结识兴趣相投的朋友;通过完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资料,找到失散已久的老同学等等。而且随着“开心农场”“天黑请闭眼”“狗狗”“我的餐厅”“德克萨斯扑克”等迎合大学生喜好的应用程序相继被推出,SNS社交网站的娱乐功能进一步得到加强,满足了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另外,针对目前人们对手机终端的依赖,大多数SNS社交网站开发了手机终端服务功能,用户可以用手机连接互联网直接登录SNS网站,操作自己的主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登录网站的时空限制,满足了不同用户对SNS的使用习惯。

  二、SNS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由于上述特征,SNS社交网络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同其他网络媒体一样,SNS社交网络也是柄“双刃剑”,其影响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积极影响

  1)拓展个人交际圈,积累人脉资源


  社会交往是人们的基本需求。SNS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SNS社交网站集合了聊天、论坛、BLOG以及游戏等多种功能,将多种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交叠在一起,搭建起一个立体、多样化的社交平台。SNS强大的聚合功能拓宽了人际交往范围、提高了交流效率,降低了交友成本,体现了需求与供应的相互制衡与互动,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在网络世界里的真实反映。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德国学者斯普兰格(E. Spranger)说:“在人的一生中,再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陷入强烈的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SNS社交网站能够为用户积累人脉资源、经营人际关系提供理想的平台。

  2)展示真实自我,秀出青春风采

  埃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理论”强调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在我国,目前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展现自我,希望被关注,被认可,即个性开放,又希望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尊重,不喜欢受人控制,喜欢自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而作为“打开门的私人空间” ,SNS社交网站恰恰都能够满足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网页,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装扮页面,可以记录自己的心事,上传自己的照片,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更新自己的状态。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乐于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感;他们言语尖锐,喜欢在群体中充当“意见领袖”;他们标新立异,喜欢“秀”出自己、把与众不同当作行为和话语的指向;他们自恋自负,盲目欣赏自己身上的独特闪光点。SNS网站适时地为这一新的群体提供了最为妥帖又最为适合的空间,他们在这个空间中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力,建立了多向的话语平台,同时改变了世俗的话语规则,使其在践行准则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在其他领域从未获得的满足感。

  3) 时常自我审视,加强自我修养

  米德,G.H.(George Herbert Mead)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可以解释SNS网站流行的内在原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所以,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他人的判断下,人们渴望认识“客我”,得到他人的肯定。SNS网站使用者通过了解朋友的基本爱好、心情日志、思想变化、行为方式等,可以不断纠正自我。这里的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朋友对自身的留言、评价、访问次数、好友设置等来获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决定是坚持自我,还是有所改正;另一方面是了解他人对社会的看法或通过他人的思想、行为来反观自身,以便用更好的方式来担当社会角色。

  4)资源丰富多样,提升综合素质

  “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网民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等方面,而是希望能对工作、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撑和帮助。” 大家会将自己喜欢的视频,照片,日志传上去,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进行分享。这些充实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2、消极影响

  1)易于成瘾,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SNS社交网络集合博客博客、方便的交友功能、论坛群和强大的搜索功能等,使得其为大学生们所宠爱。这样的SNS社交网站对于大学生而言,并不能使其获取更多的个人社会资本,没有起到本应有的“社交”的功能,那么这种时间其实是浪费的。



  2)虚拟性强,为诈骗提供可乘之机。

  美国传播学者罗杰?费德勒(Roger Fidler)说:“对于未来的电脑技术,可能不知道甚至不在乎我们正在与之进行交互的究竟是另一个人还是一个数字实体。” 有句很流行的话是这样讲的,“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由此看出,网络的虚拟性是存在的。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还不完全成熟,社会阅历相当有限,由于SNS的相对真实的资料注册门槛,虽然对注册用户的身份有一定限制,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漏洞,而且注册的用户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所以一些有不良动机的人也有机会注册SNS网站,通过SNS网站这个平台与大学生搭讪,慢慢接近,而且大学生的思想相对单纯,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遭到欺骗,不管是思想上,金钱上,甚至肉体上。因为网络是虚拟的,源于现实而又超然于现实之外。

  3)滥用实名制,造成信息安全隐患。

  网络实名制不是将用户的真实信息直接显露在页面上,而是注册信息真实化。如果用户将真实的身份信息直接公布在公开的页面上,就属于滥用实名制。SNS社交网站采取实名制,并且鼓励用户在公开的个人页面上提供完整资料。这就导致很多信息安全意识差的大学生滥用实名制,将学校、地址、生日等个人信息直接暴露在网络上,造成信息安全隐患。

  4)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比邻若天涯。

  SNS提供的人的真实资料,仅仅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兴趣爱好,学历等信息,而这些看似丰富的资料实际仅仅能够进行身份识别,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其实阻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精神交互和情感碰撞。有些学生本来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活跃,交际广泛,沟通能力也很强,但由于把大量时间投入在SNS网站里,满足网络交友的好奇心,但却减少了现实生活得人际交往,减少了与家人和朋友沟通的机会和时间,友情逐渐淡化,交际范围逐渐变窄,渐渐地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网络与现实的矛盾,加剧了心理的孤独感。



  三、如何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媒介素养

  现代社会里,使民众参与媒介批评和媒介监督,提高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异常重要,应该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著名媒介素养教育专家约翰?庞杰特(John Pungente)曾经说过,媒介并不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影像,更准确地说,媒介向我们提供的是经过人工精心建构的产品。 由于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知识了解过少,以及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媒介素养的缺失,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经常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理解“媒介建构现实”,无法发挥其主动性,可见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拓宽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以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1、提高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

  了解网络的运行方式,网络媒介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区别,以及网络产品的制作及发布过程,对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媒介素养有重要意义。只有了解媒介并不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影像,了解媒介建构了我们的脑中现实,媒介天生具有商业性,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说过,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文本建构规则。通过了解各种媒介的本质特征,了解媒介建构过程和建构意义,使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使用SNS网站时就不会被牵着鼻子走,能够更好的在网络海洋里畅游。

  2、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选择能力

  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这就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教育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源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就曾要求学校必须考虑媒体教育的责任,所有教师都应该检查电视节目并与年轻人一起讨论。 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强调学生主动思考与认知。通过适当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对于网上有益于其学习成长的信息,能够积极学习、接受;而对于网上的色情、暴力和不良的煽动信息,要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要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与选择能力,认清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了解网络的弊端。还应建立更具吸引力的现实社交圈,培养大学生丰富的兴趣爱好,建立更具吸引力的现实社交圈。爱好是形成社交圈的基础,给自己创造一个基于良好兴趣的人际圈,才不会关闭现实的社交之门,无节制地沉溺于SNS。

  3、提高对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防止上网成瘾,而是应该引导大学生将网络当作学习和生活的工具。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形成严格自律的好品质,控制好上网时间,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例如,什么时间做什么,每天花在SNS上的时间不能超过多久等。此外,大学生最好将到SNS上交流的时间都固定好,让虚拟社交成为一种固定时间的放松方式,这样就可以限制SNS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无限蔓延。

  4、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相对的虚拟社会。由于网络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大部分SNS网络是实名制注册,网络交往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此,涉世不深,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们往往成了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实施侵害的主要对象。例如,以“交友”为名对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进行侵犯;通过大学生在网民填写注册时留下的个人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等等。因此,大学生只有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才能在网络世界自由驰骋。

  四、结语

  21世纪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NS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也给中国的大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SNS网络的虚拟性,社会性,复杂性,要求大学生拓宽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辨别能力、选择能力,掌握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使大学生成为SNS网络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抵御网络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充分主动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