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中外汽车零部件在中国的发展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美通社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28日 14:15 

  2012年4月中旬,法国马赛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次三校联合举办题为“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选择”的汽车校友论坛。来自三所商学院的MBA,EMBA汽车产业的约70位校友参加了此次论坛。

  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日趋强势

  法国马赛商学院中国区主管王华教授认为,随着外资零部件企业近三十年在中国的发展,部分领先公司已经进入“深耕阶段”。他们从早期的追随外资整车厂进入中国,通过组装进口零部件,到国产化,到将中国作为全球采购的中心之一。最近,他们开始为中国整车厂的新产品开发做供应商。更为领先的企业甚至实现了逆向技术转染,即在中国生产的更低成本的管理实践,向全球其子公司传授。

  4月,法国马赛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次三校联合举办题为“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选择”的汽车校友论坛。来自三所商学院的MBA,EMBA汽车产业的约70位校友参加了此次论坛。

  其实,外资零部件公司在某些产品的成本优势远大于国内的企业。来自佛吉亚的交大马赛EMBA校友,Thierry Aubry先生,和中欧校友,法雷奥公司的王依润先生都通过各自公司的例子做了验证。尽管跨国零部件公司的研发成本非常高昂,但是公司往往具有在全球生产和销售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并由于巨大的销售量,快速摊薄平均成本。而中国企业,尽管在研发、劳动力、环境保护、实验、检测等方面的绝对成本较低,但是因为他们只能占有一部分的中国市场,因此平均单位成本还是很高。

  中企零部件企业不甘示弱

  在本次论坛讨论中,中资零部件企业的老总们并没有因此而显示出悲观的态度,并且对于外资企业优势论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认为,有不少领先的外资公司,尽管外表光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离职率很高。相反,一些领先的中资零部件企业,在同样的外部竞争环境,甚至更为恶劣(相对于外资和国企而言)的情况下,却能够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稳定的团队,实现共同的长期发展。因此,他认为,打造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公司文化有利于中长期的发展。

  “零部件企业现在都迫切希望通过获得资金寻求快速发展。但是如果盲目地与资本对接,被资本绑架,牺牲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这是危险的。”中欧校友,上海凯众聚氨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颖韬从资金的角度解答中资零部件的发展之路。业余时间钟爱打太极的杨颖韬,指出中国企业也需像打太极一样,也需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尤其是在研发及创新上。

  比亚迪高度垂直一体化模式陷入困境

  从整车厂的角度,比亚迪是个近阶段的“非典型”案例。比亚迪不单造整车,发动机、电机、控制器也要自给自足,其零部件配套自给率一度高达60%-70%。比亚迪曾经一度声称除了轮胎和玻璃外,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自己做,就连比亚迪的生产设备都是自给自足,工厂内单一负责建造生产设备的员工甚至多达上千人,但该模式不久之后就陷入了困境。

  “原因在于其有限的资源难以深入研究发动机、电机的内部构造,”洪源解释道,“比如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做得最好的长城汽车都没有这样做,而是去年开始和法雷奥、博世,马牌等等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从供应商体系开始优化整车竞争力。”洪源现任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同时也是法国马赛商学院汽车校友会会长以及上海交大-法国马赛商学院双学位EMBA校友,在汽车业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资历深厚。目前,国内很多整车生产企业都开始和国际以及国内领先的零部件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

  吉利对标大众旨在打造品质轿车

  上海交大-马赛双学位EMBA校友胡国亮,现任实耐宝工具仪器昆山有限公司亚太诊断事业经理提到,“经过这几年汽车市场的动荡起伏,我发现整车厂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久前吉利汽车的高管和我交流时谈到吉利开始做一个重要项目,叫做‘全面对标大众’。吉利以前注重成本,赢在低价竞争,但在金融危机中,吉利的整车销售大幅下跌,而大众确实稳步增长。吉利开始对标大众的质量,这样一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供应商体系。”

  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全球性发达汽车产业链正在重塑汽车工业零整关系,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纷纷从整车企业中独立出来。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汽车产业的垂直一体化分工协作模式,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形成了对等合作、战略伙伴的互动协作关系。从中不难得出结论,西方的汽车产业注重精细化分工,成功的产业发展是基于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共享,保护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利益即是保证自己的利益。

  从全球化角度看中国零部件的出路

  王华教授认为,中国车企的国际化以及零部件企业的全球化为中外零部件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和权威咨询公司的预测,中国车市至少还有十年高速的发展,增速会相当于GDP增长速度的1.5倍,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的重心已经开始不断向中国转移。从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将鼓励重点由“整车制造”转变为“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研发”,政策的支持表明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中国OEM市场,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整车工业发展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中资零部件企业要尽快转变单一的成本取胜的惯性思维,将品质逐步放到第一位,并像西方成功企业学习,慢慢磨合与整车企业的关系,从成本优势逐步转向以技术研发为保证的持续良好品质优势。并力争在一级供应商中更多地出现中国企业的身影,向模块化方向发展,实现零部件成套、成系统地供应。

  在售后市场,应该密切注意售后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要关注连锁的独立快修店的出现,基于电子商务的销售平台,以及销售渠道的搭建。在海外市场,除了继续发展海外售后配套市场外,要关注中国的相关领先企业,要前瞻性地遇见到可能收到的中国OEM的邀请,在海外投资建厂,未雨绸缪,在人才储备上做好前期的工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