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量热钱涌入影视剧市场,不少影视公司大吐苦水感叹越来越难做——电视剧年产量世界第一却有近半播不出、热门题材一哄而上、明星片酬三级跳……面对行业乱象,金牌制片人万荣以不变应万变,打出“中上品质”的制作标准,此次电视节上带来了《猎杀》、《枪神》、《城市恋人》等新片,“这既是对我自己、对我的团队,也是对投资人、对电视台负责”。 不爱用明星大腕 万荣曾担任东方卫视和深圳卫视运营总监,多年电视台的从业经验,培养了他与众不同的视角,“网络上的声音并不能代表所有观众,所以就算遇到网络攻击我也不在意,很少去回应解释,反正问心无愧”。 万荣把做电视剧比作“文化期货”,“电视台购剧付的是定金,等到播出后才会交割,周期很长,所以你拍剧前就得预测以后市场的风潮变化”。这种时候,他在电视台养成的对市场敏感度就起到了作用,“有的明星片酬很高,但闻得出观众人气在走下坡路;有的题材现在热门,但一年后可能就审美疲劳了”。他以正在播出的《青瓷》为例,“湖南卫视把这部剧当作拯救收视率的法宝,但张国立和王志文在年轻观众群中没有影响力,商战题材又老套,片方把钱都砸他俩身上导致制作成本下降,收视肯定会和预期有差异”。 因此,为节省成本他几乎不用一线明星:《警戒线》时,蒋雯丽和李幼斌尚未大红大紫;《新上海滩》时,黄晓明、孙俪、陈数都还是新人;《亮剑》后,黄志忠才走上一线。万荣表示,自己不排斥好演员,但不滥用明星,“明星是食肉类动物、有兽性,但演员是食草类动物,知足常乐”。不过,就算实力演员或新人因他的剧而走红,再度合作时他也不会打“友情牌”压价,“随行就市,该涨还得涨”。 不追求十全十美 和那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制片人不同的是,万荣从不宣传自己的作品是完美的精品力作,“我不会吹牛,我做的都是中上品质,从没要求顶尖,每部都是珠峰,下次怎么超越?”这么做都是出于投资安全的考虑,“得乎于中,恰到好处。我求的就是性价比,不是大制作、全明星,电视台当然不能要求我收视率排名第一,但挤进前十前八没问题,全国电视台的总数是固定的,购片成本就那么多,电视台不可能把所有大制作都买下来,也得追求性价比啊”。就是因为如此,万荣操作的项目从没亏过,“不是大制作,自然没有大风险,不请一线明星所省下的资源,自然为编剧、场景、道具、服装、后期等制作支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这样的良性循环反而能可持续发展”。 这些观念的形成,同万荣的人生经历有关——几年前,妻子患上癌症,他陪着妻子走完人生之路后大彻大悟,“年轻时我也有野心,追求极致完美,但现在只想留下一些作品,稳健、踏实地和固定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下去”。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