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来自星星的你》成功中国难以复制

来源:百度百家  发布日期: 2014年2月28日 15:08 

  每当有一部戏大热特热的时候,就会有无数业内人士试图寻找成功基因,希望复制成功,《失恋33 天》、《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和《来自星星的你》都是个中宠儿。

  与创意产业接触久了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影视剧等文化创意类产品,成功很难复制。它的成功基因,归根到底就是创作者的天才想法加上制作上的尽善尽美和商业操作的完美结合。如果商业宣传是有规律可循的话,那么在创意和制作环节主要还得倚仗专业人才,后两者恰恰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

  创意和制作领域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商业领域的人截然不同。前者追寻的是趣味,后者追寻的是利益。套用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亚洲总监Magnus的话说:“对艺术家,我最难理解的就是,就算完全没有人买他们的画,他们也还是会画个不停。”像他这样的商业人才,一定是有了订单才会开始画,绝对不会浪费一点点资源。

  同样的疑问来自一个经商的朋友,他谈生意如鱼得水,但在和工程师和设计师打交道的时候总是不得要领。他说:“你永远搞不清楚他们要什么?如果是钱的原因,他们又不说。可以谈嘛!”可设计师的做法是,气场不对,这生意大不了就不做了,别谈钱,伤感情。商人的逻辑则是,价钱不对可以谈嘛,别跟钱过不去。别谈感情,伤钱。

  最好的作品,来自于生命的冲动,而不是赢利。当然,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总结出一些内容上的规律,再去进行工业复制。拿《来自星星的你》来说:外星人+穿越的创新,女主角的搞笑,男主角的英俊,再加上明星和娱乐圈的各种八卦素材,以及内容上的快节奏,炒成一盘可口的娱乐大菜。但当你拿着这些总结出来的金律重新炒一盘端上来后,却很可能发现食客突然变得意兴阑珊,不再那么有食欲了。比如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之于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同样的音乐专业出身的选秀选手,更加大腕的导师团队,以及导师们对好选手的更激烈的争夺,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场。

  不要怪食客的口味刁钻,而是应该怪厨师的动机不纯。对于创作者来说,第一任务是做出好的产品,第二任务才是这个产品应该赚钱。而在中国的文化产业生产线上,创作者们往往背上了赢利的包袱,从一开始就被投资人、营销团队掣肘,无法在作品中完整地表达创作意图。

  记得吴宇森导演的大制作电影《赤壁》的片尾字幕出现时,有这样一串名字“出品人:韩三平 吴宇森;联合出品人:任仲伦 阎晓明 于冬 张强 何冰 伍克波 刘岩 郭子龙 王建秋 滕站 杨受成 松浦胜人 黄锦雯 金佑泽 ”。一位电视制作人指出,出品人的名单太长了,导演的操控权一定会受影响。如果连吴宇森都会被影响,还有哪位导演和编剧不会被影响呢?

  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资本还没有学会如何一边遵循着商业规律,一边又能够尊重主创者的意愿;而中国的创作者更没有学会,在尽量回报资本的同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保持创作的完整性。

  虽然《来自星星的你》不是我的那杯茶,但这并不妨碍她有着韩式主流的价值观,引人入胜的剧情,搞笑接地气的细节,以及女主角精湛的表演。

  如果有人依照这个模式生产一个《来自银河的你》,我一点也不看好,正如我一点也不看好今年会出台的十几部《叔叔去哪儿》之类的“星二代”节目。

  在创意产业领域,不要去追钱,而是要去追作品。有了好的作品,钱自然就来了。

  文/薛莉 百度百家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