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推出“道德模范广播剧”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 2014年4月9日 10:00 

  最近,记者采访了新疆乌鲁木齐日月星光小区的吐尔逊·吾布力大爷。这位大爷没别的爱好,就是爱打开收音机,收听电波中的广播节目。

  在新疆,有很多吐尔逊·吾布力这样的特殊“追剧族”。他们追的“热剧”,就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精心打造的“道德模范广播剧”。今年春节期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收听市场份额达到了69.46%,超过了历年春节期间的最高收听率,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各频率播出广播剧的时段,收听率都创新高。日渐式微的广播剧为何能在新疆大放异彩?道德模范题材靠什么打动人心?

  新疆大地上的“道德冲击波”

  “农民兄弟们,要想知道我们现在的日子好不好,社会变化得快不快,我举个例子,你们就知道了。买买提在路边没事干,脖子上爬了两个蚊子,他刚把手抬起来打蚊子呢,三辆车停下了,问到哪儿去呢?五块钱。”这是新疆电台正在播出的广播剧《大个子老师米吉提》的开场片段。

  “这不是以前经常到村里来宣讲的大个子老师吗?”熟悉的声音从收音机中传出,和田县巴格其镇的玉素普·塔依尔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对于米吉提,和田人并不陌生。他是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语言风趣幽默,总是通俗易懂地为农牧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每当他来村里宣讲,围墙上、树杈上,村委会屋顶都爬满了人。常年患病的他走遍了和田,在全地区84个乡镇1300多个村留下了足迹和声音,被当地群众尊称为“当代阿凡提”“大个子老师”……

  米吉提大家虽然很熟悉,但他的故事用广播剧的形式播出来,还是让大家觉得十分新鲜,那个已经因病逝世的米吉提仿佛又回来了。“广播剧用情景还原、情感再现以及富有张力的故事展现道德模范人物的内心世界,较之于普通的新闻宣传更形象、生动、深刻,易于被人接受。”长期研究广播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哈艳秋说。“用广播剧的形式集中反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次创新尝试,在全国也属首例。”

  2011年,新疆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束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广播剧的形式把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实现艺术化再现。这个构想很快得到了新疆文明办的支持,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34部53集道德模范广播剧的创作。

  当道德模范的事迹以广播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很快在新疆大地上形成了“道德冲击波”,更多人在倾听中深深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闭上眼睛听广播剧,就像看了一场电影一样,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很容易让我们听懂记住。”这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第四中学退休老师额尔德尼巴图的感受。幅员广袤的新疆,多民族聚居,农村人口多,听广播依然是人们获取信息、愉悦身心的重要方式。道德模范广播剧一经播出,立即在新疆广大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通过热线、短信、书信等方式表达对节目的喜爱。

  让感动像天山融化的雪水一样流淌到人们心里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现在是广播剧节目时间……”2012年3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他们制作的第一部道德模范广播剧。

  “刚开始听到是道德模范广播剧,就想换台。”新疆发改委工作人员邹玲坦诚地说,“但听着听着,他们感人的故事和声音,就像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一样流淌到我的心里。”找到广播剧这种表达形式,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外壳”,要让“道德声音”入耳入脑入心,还必须发掘出“内核”——感动。

  广播剧《最美的声音》讲述的是周喜花救助聋哑儿童的故事。霍城县二中教师周喜花的双胞胎儿子先后被诊断为极重度和重度神经性耳聋。为了让孩子能开口说话,周喜花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走上了家庭语言康复训练历程,最终让两个孩子学会了说话。双胞胎聋儿康复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家长慕名前来求助。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周喜花毫无保留地用母爱去唤醒更多聋哑儿沉睡的声音。这部广播剧播出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热线一下子被打爆了,大家希望通过电台转达对周喜花的敬意。

  “以真诚发现真诚,以感动寻找感动”,这是道德模范广播剧创作者们的一个信念。为了能让每一部道德模范广播剧都写得真实生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给文艺部的编剧们定了一条规矩,不管路程多远,都必须亲自到现场和主人公见面,深入交流,挖掘主人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于是,从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边境线,到最南边的昆仑山脚下,都留下了广播剧编剧们的足迹。

  创作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的广播剧时,电台派出的7人创作团队在寒冬出发,赶到贵州毕节见阿里木。为了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大家决定和阿里木一起劳作,一起生活。他们和阿里木一起穿羊肉串,又一起出摊,在旁边仔细观察他如何叫卖。晚上收摊后,大家又到阿里木家里,围坐在一起聊家常。有了这样的体验和感动,创作出了3集汉语、24集维吾尔语广播剧《羊肉串串阿里木》的剧本。

  在录制《大个子老师米吉提》时,为了找到米吉提说话的感觉,演职人员杨海潮搜集了大量关于他的报道,甚至在和家人说话的时候,都惟妙惟肖地模仿米吉提的声音,并请家人提意见。经过近半个月的揣摩和准备,杨海潮的模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大家都夸他“这简直就是米吉提·巴克在说话嘛”。

  “道德声音”也能成为受群众欢迎的“好声音”

  道德模范广播剧所传递的“道德声音”,已经响遍天山南北,成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品牌。在新疆,听众累计有300多万人次。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姚兰说:“道德模范广播剧被群众誉为‘新疆好声音’,不仅因为广播剧好听,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真诚力量!作为广播电台,打造听众喜欢的‘好声音’是我们的职责。”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二小学教师张荣说,听一听道德模范们的故事,就能感受到一种正能量,这才是社会的主流。

  “不管什么民族,不管什么信仰,崇德向善是同样的追求。这些道德模范来自新疆各个民族,他们的高尚品行坚定了各族群众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的信心。”阿合其村村民刘彦玲如是说。

  “面对社会上物欲膨胀、思想迷茫的现象,人们呼唤能够激励前行的道德力量,期待精神信仰的引领”,新疆社会科学院刘芦梅教授说,道德模范广播剧准确抓住了时代精神、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适时顺应了人们崇尚美好的心愿。

  “不拔高、不添光环、不添枝加叶,把主人公当作一个普通人去写。”广播剧编剧廖培林谈起创作体会时深有感触地指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苦也有乐,有哭也有笑,有优点也有缺点,只有真实地刻画他们的形象、反映他们的生活,听众才不会觉得与这些道德模范离得远。

  由此可见,“道德模范广播剧”不但精彩纷呈,同时对听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多新闻请继续关注广告买卖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