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慢姑娘豆瓣终于食起了人间烟火,在移动端挺进一步,打起了大众碎片化时间的算盘。 豆瓣一刻,作为豆瓣新推出的移动应用,每天从豆瓣全站精选优质内容,可能是影评、食记、图集、游记,也可能是冷知识、连载,这些推送的内容全部来自豆瓣网用户的原创内容。 一刻延续了豆瓣一贯的干净清新的风格,应用打开之后可以直接看到今日的文章列表,你可以选择收藏或者分享。侧栏抽屉的功能也只有“今日一刻”、“往期内容”、“我的喜欢”等几个栏目。 一刻的官方介绍也只有寥寥数字:“随时随地开启阅读-打发空闲时光,等座位等上菜、等公交地铁、睡觉前、马桶上,所有这些闲暇时间在一刻的陪伴下将变得丰富多彩”。正如一刻的图标:一块被掰掉一小部分的饼干所想表达的一样,在你吃饼干等三五分钟的空闲时光,你可以拿起手机,打开豆瓣一刻看上一篇文章,简单而轻松。 一刻甫一推出就被业界认为与“知乎日报”如出一辙,同样都是精选自家UGC社区中的优质内容,同样都是降低使用门槛。 去年差不多相同时候,“知乎日报”上线,结合时事热点,每日精选出十几条知乎社区中精彩的问答推送给用户。知乎的CEO周源当时开玩笑说道,希望你周围的人,爸爸妈妈、老公或老婆,同学朋友都能装一个知乎日报。一年后,豆瓣也说,“一刻”是目前他们所有产品中用户使用门槛最低的产品。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知乎日报在运营上使了很大劲,从知乎日报中被评价为“颇有天涯和港媒风范”的标题,到之后的知乎周刊、“盐”系列自选集等等。而豆瓣拥有着互联网中最优质的内容储备,却从来没有主动推荐过什么内容,否则恐怕豆瓣早就推出什么“影评精选”、“书评精选”了。事实上,“一刻”的确是个和知乎日报很相似的产品,它们最本质的差别来自各自背后社区内容的差别。 这点可以从豆瓣CEO阿北的博客中寻到些许缘由,“豆瓣从诞生开始,就是去中心化的设计:豆瓣以个人、友邻和兴趣为中心,而不是以热点为中心。”阿北专注于于改善产品和用户体验,最初并没有考虑过“运营”、“话题”、“媒体”这些概念。 专栏作家阑夕说过,豆瓣就像一个存活于时间管辖以外的永生产品,它见证了论坛、博客、SNS、微博等一代又一代浪潮兴衰,自己却驻留在时空停滞的地方,颇有“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的得道风范。 而如今,豆瓣推出“豆瓣一刻”,做着此前根本毫无兴致的事情:试水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阅读的产品,豆瓣一刻的出现似乎正在预示着:豆瓣要正式“下凡”了。 其实豆瓣想要快跑的心意在2013年就已经可见一斑,你可以在应用商店看到占手机好几屏的名为“豆瓣XX”的APP,数量之多令人咋舌。看起来,豆瓣依然秉承着“去中心化”的理念,或者说,去一个中心化,创造多个中心化。 这有一定道理。9年的时间,豆瓣不再是曾经那个小而美的文艺网站,它变得越来越重,当下有豆瓣网注册用户8200万,月活跃用户达两亿。对于很多豆瓣的资深用户来说,豆瓣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品牌,深度使用的往往只是诸多功能中的几个,比如笔者经常使用的豆瓣电影、豆瓣FM。那么也就没有必要这些相对独立的内容整合成一个很重的移动客户端,索性拆“面”为点。 但不得不说的是,相比较PC端,豆瓣在移动端做得并不好。你简直找不到好的理由来安装豆瓣的APP,用豆瓣FM来听听歌或许还算不错;而豆瓣电影主要用于买票,对于高质量的影评没有任何推荐,也找不到火爆的豆瓣电影top100等内容;豆瓣小组bug频频;而豆瓣读书至今没有独立的APP,只有UI体验非常差的豆瓣购书单和豆瓣阅读。 一直以来,对PC端严重依赖的豆瓣都是在依靠Web端用户给移动端导量,移动应用对他们来说更像是PC端产品的简单延伸。一刻是豆瓣为数不多的纯面向移动端用户的尝试,所幸豆瓣一刻的表现相当不错,发布不到一周,一刻便占据了AppStore图书分类榜单的第一名(总榜最高排名到过第十六),傲人的排名证明了豆瓣背后优质内容在移动端巨大发展空间的势能。 “在web端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尝试,曾有过的‘豆瓣猜’首页,以及进化后的与广播融为一体的‘兴趣订阅’。而‘一刻’,是移动端的延展。”阿北在豆瓣Blog给一刻写了一篇文章,最后一句话是:“在移动端做一个媒体性的产品,是豆瓣这个大型社区新的延伸,也是尝试。我们的经验并不充分,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阿北一向被业界认为富有情怀,豆瓣特有的文艺对急功近利、浮夸的商业行为是瞧不上眼的,因此9年的时间它仿佛遗世独立般得慢慢发展。还记得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其CEO说:“我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在快速迭代的移动时代,不进则退。慢姑娘发现再不赶紧跑,自己就跑不过时代了。然而,移动端市场布局逐渐清晰、市场已被瓜分得所剩无几,在这样的时间点豆瓣切入移动端,是否还来得及分得一杯羹?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