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罗超:从抄袭到被抄袭互联网发生了什么?

来源:百度百家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27日 16:02 

  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走了一条C2C(Copy to China)的路,几乎所有知名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它的影子,在“微创新”这样的外衣下,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最近正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C2C很难奏效,同时海外产品开始向中国同行取经,to China Copy(到中国复制)兴起,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玩家们获得了逆袭的机会。

  2CC现象的兴起

  Facebook最近推出Hello功能对国内软件搜狗号码通进行了不少模仿,让我想到一个词“2CC”即to China Copy。Facebook是人人网在彼岸的影子,是腾讯的对标对象。最近它有些黔驴技穷:先是Messenger上线了类似于微信支付的好友间转账功能,这两天又开始测试名为Hello的“手机来电助手”。该应用仅限于Android系统,包括拨号、来电黑名单、来电者信息显示、搜索商家电话并一键拨号等功能,与搜狗号码通为代表的号码助手功能颇为相似。未来或许还会加入基于云端号码库的骚扰智能拦截功能,以及电话生活黄页。

  更早之前,Facebook还推出了Home,基于Android的主题,这个理念的集大成者是Go桌面,Home项目虽然受到扎克伯格的重视,却依然逃不过失败的命运:支持机型少、用户评分低、下载量惨淡。

  Google这一曾经引领全球科技的创新机器,开始跟随中国同行,Google上线了在搜索结果中买票的功能,可以通过内容搜索到App,在结果页直接安装,百度上线对应功能比它早了一年以上且做得更深。

  在一年前人们听到硅谷大公司复制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说法,大都会不屑一顾,一年多前魅族指出iOS 7 在某些方面剽窃了其创意被众人嘲笑,但恐怕未来类似的事情会成为现实,并且越来越多。核心原因在于独具中国特色的原创功能、原创应用、原创模式越来越多,这给海外公司带来了学习的可能,2CC模式兴起已是必然,当然,还有更多的深层原因。

  中国特色的互联网+

  去过硅谷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到:O2O、到家服务概念并没有中国这么火爆,“互联网+”这个中国创造的概念在美国根本没有。这些概念说的都是一回事:“互联网+”强调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交融,O2O更强调本地生活服务,到家服务属于更细的分支。因为Uber和AriBnb而在美国流行的分享经济概念,只是匹配模式算不上一个产业,它的目的还是为O2O服务。

  总之,“互联网+”是只属于中国的市场红利,尤其是在政府将之当做一项战略进行推进之后。而“互联网+”在中国受热捧,很大程度是因为传统产业的不成熟,改进空间巨大。PC不成熟让没有电脑的人有机会通过廉价简单的智能手机上网,信用卡不成熟让手机支付更容易推行,餐饮服务营销不充足、服务不及格让它们视互联网如救世主。在美国PC、信用卡、生活服务这些行业发展已相当成熟,反而缺乏“互联网+”发展的土壤。

  这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力增强的本质原因:“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开展,吸引海量创业者涌入,大家绞尽脑汁Think Different并且执行出来,进而创造各种各样的模式、产品和功能,形成中国特色的移动互联网业态,其中一些,在海外市场有被复制的可能。

  资本重心正在发生转移

  Copy 2 China盛行几十年有一个关键原因是,互联网中心在美国,它的驱动力资本同样在美国。中国互联网稍微大规模的融资几乎都有海外VC参与或主导,互联网公司上市更是几乎等同于赴美上市。这带来两个影响:

  资本驱动创业和创新,资本在美国,创业和创新更可能在硅谷发生,带来被Copy的可能;

  中国创业者要想获得美国资本亲睐,不论是融资还是上市都要包装成“中国的XXX”,比如中国的Ebay、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Twitter,讲美国投资者能听懂的“人话”,这给Copy带来必要。

  2014年-2015年,资本重心正在发生变化。融资阶段,中国有更多热钱参与到科技行业投资,不知道什么来头的人都揣着钱要做天使投TMT项目;而要上市,A股的火爆大家都看到了,暴风、乐视在A股红得一塌糊涂,与之同期或者更早看上去更风光的聚美优品、迅雷们在美股表现却很惨淡,这个趋势并无衰减迹象,有消息称百合网正在筹划A股上市,更多科技创业公司对新三板则是蠢蠢欲动。

  资本重心的转移给中国创新带来基础资源,创业者有更多机会去创新,以及承担创新失败带来的后果,同时不用再煞费苦心包装成“中国的XXX”,而是要讲中国大妈和大叔能听懂的故事,Facebook、Twttier为何物,见都没见过他们又怎么会知道?

  年轻一代站在舞台中央

  去年一度被炒的很热的90后创业,出了几个明星创业者,他们做的事情,成人用品、超级课程表,都是地道的中国原创,对于90后创业的鼓吹被一些人认为是炒作,但一个客观事实是:年轻人正在崛起,作为消费者,80、90后成为中坚用户群;作为生产者,曾经的年轻人成为大企业的骨干员工以及主流创业群体。

  年轻一代与李彦宏、马化腾和马云为代表的60、70后互联网创业精英们已经相隔一代,这对文化或者说精神层面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新一代有完全不同的三观、消费理念和精神物质诉求,其中关键一点便是与众不同,想要不一样的东西,反感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贾跃亭在乐视发布超级手机造势时的公开信被许多人批评,因为侮辱了苹果以及存在逻辑矛盾。但其中一个观点却值得转述:“90后的前卫消费者已经不再靠iPhone来提高身份感,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流淌着互联网开放、自由、分享的血液。你可以对我的生活指指点点,但不可以指点我的生活。”体现了年轻一代对创新的要求。

  年轻人需要创新,年轻人尝试创新,Copy 2 China失效,2 China Copy成为可能。

  被逼着的中国创新

  中国用户有着不同的属性、特征和诉求,这些本土化的需求却并没有被海外领先的公司很好地满足。比如傲慢的苹果在输入法问题、地图问题、通讯录问题乃至应用分发问题上,都不是太接地气,几乎都是不开放或者历经坎坷才勉强开放。贾跃亭在谈及苹果创新时,提到“对于中国苹果手机用户来说,最突出的痛点莫过于无法拦截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苹果完全可以在产品上实现这点,但在今天庞大的帝国中,用户的声音已经不能让苹果有所改变。很多中国公司在这方面尝试的创新产品,却被苹果强制下架。”

  不只是苹果,Uber、Evernote、LinkedIn等已经进入中国的企业,本土化都不尽如人意,给易到、网易云笔记、拉钩们留下了赶超机会。或许是害怕遭遇过去的互联网巨头入华败北的魔咒,它们已经开始采用与中国土豪结盟等方式来应对本土化问题,比如Uber选择与百度战略结盟,Evernote和LinkedIn则成立非常独立的中国公司。

  海外企业的水土不服或者高傲态度,逼着中国企业进行创新来满足用户需求,结果便是中国企业做出了很多值得美国公司学习的地方。

  工具更容易被复制

  PC时代中国并非没有原创,比如豆瓣就是100%中国创造。10年后美国依然没有一个类似产品出现,Goodreads只是面向书籍的点评,并没有做到豆瓣在文化点评上的集大成,核心原因就在于文化,或者说内容的运营。功能复制十分容易,但内容和文化层面不同国家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豆瓣在中国火爆,就算翻译成不同语言版本也很难成功。还有,运营是看不到的东西,抄不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工具属性越强的产品越容易国际化——这是傅盛的产品逻辑,于是他做了Clean Master(清理大师)并且大获成功。再看前文提到的几个2CC(to China Copy)的案例,都是模仿工具或者功能。而微信公众账号涉及到运营、微信红包涉及到文化、陌陌涉及到文化就很难被复制,反过来意味着它们很难被国际化。

  世界平得无以复加,这一切没有专利

  移动互联网基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中心式分发机制,让任何好的应用都第一时间被全世界看到。还有,这几年科技行业的全球化正在加速,我们在中国可以经常见到Elon Musk、比尔·盖茨和其他美国科技大咖,同样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创业者都有非常多的机会去硅谷观光交流。世界平得无以复加,C2C和2CC没有任何信息上的屏障。

  硬件界的抄袭可以通过专利进行打击防范,乔布斯生前对“抄袭”便是零容忍,与魅族等企业还因为外观问题展开过非常认真的专利诉讼,一度导致后者产品停售。不过,互联网应用却很难对外观、功能和模式申请专利。

  正是因为此,中国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可以肆无忌惮地C2C(Copy 2 China),许朝军做点点网时直接宣称“我们欣赏Tumblr因而对其虔诚地模仿,细到每一个像素”,美团网王兴就算是C2C之王也不改他是人生赢家的事实。中国企业之间,腾讯与创业者之间更是因为这类问题经常打嘴仗。不过,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互联网应用的外观、功能等方面并无专利可言。

  因此,就算有海外公司复制了中国的某个产品,也没什么办法将其阻止,而这将推动中国“土鳖”努力全球化,在别人抄袭自己之前走出去。中国互联网巨头在国际化上纷纷折戟,移动互联网时代却有不少成功案例,猎豹、UC、GO……这些正在被海外巨头学习的工具主动去谋求国际化的机会。

  C2C和2CC,讨论的都是谁更早做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本身并无意义,因为最终决定成败的是谁做的更好而不是最早。不过从C2C流行到慢慢出现“洋学中”现象,确实反映了不少移动互联网的变化,本文说的就是这个。更多广告新闻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