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我采访过一拨电视人,当时,他们中有已经成功转型的,有在电视圈内叱咤风云之后十年依然在潮头站立的。 比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团队,当时以“社会新闻娱乐化”在电视界著称,后来,这个栏目的制片人谢涤葵带团队制作了《爸爸去哪儿》,比如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的新闻主播孟非,后来做了《非诚勿扰》。 回看十年历史,没有哪一个现象级节目是靠碰运气碰来的,背后都是十几乃至二十年的积淀。 电视经验上的积累倒在其次,背后是他们秉持的一贯的对人本身的尊重,是他们在节目中传达的对寻常生活的热爱和趣味,是这些属于电视本体的内在价值观的坚持,让他们的节目最后赢得亿万用户。 十年之后,是一个更迅猛的摧枯拉朽的大转型时代。 当电视平台迅速衰落的时候,视频内容却无可争议地成为香饽饽。 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人的大转型大迁徙。 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技术带来的民主和开放,是一个崭新的草根时代来临。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正冲击到所有传统行业,正是在这种时代巨变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运而生。 传统媒体行业首当其冲。 在互联网时代,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每一家都创造了巨大的流量,单单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就超过传统广告巨无霸央视。传统电视广告的商业模式正在瓦解,当新旧两辆列车在广告数字上擦肩而过时,汽笛轰鸣的瞬间,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今日头条》这样一家以技术为主的新媒体公司成为主流渠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这样一家公司内,传统媒体人做的不过是辅助机器的工作,一个普通工程师的收入远高于一个从报纸挖过来的十年专业经验的名编辑。 虽然无奈,却是现实。 可以预见,未来三年,纸媒可能消亡大半,未来5年,电视加速雪崩式下滑。传统门户网站大裁员,渠道为王进一步瓦解。内容迅速崛起。 当智能电视普及的那一天,当政策再也无法挡住技术进步的脚步,就是传统电视台消亡之时。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媒体人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一种前途的不确定,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职业的焦虑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主动或被动地从组织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重新打量这样一些媒体人的故事。 从央视出走的知名主持人马东到了爱奇艺,担纲主持制作谈话类节目《奇葩说》,作为一档纯网综艺节目冠名费上亿,现在,他离开爱奇艺创办了自己的制作公司。 上海文广新闻主播田岷从电视台出来成立了灿星公司,阴差阳错,因为和夏陈安同为复旦校友,《中国好声音》歪打误撞在浙江卫视平台播出,凭借《中国好声音》的火爆,浙江卫视正式进入卫视第一集团军。 原新华社浙江分社、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联手浙江卫视出走的总编夏陈安、《第一财经》原负责人秦朔等在爱奇艺成立大头频道。共同投资微信公号和自媒体,首期投资过亿。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团队集体辞职,知名主持人孟非还开起了自己的小面馆,并称要把小面馆开到全世界。 黎瑞刚跨界做起了智能电视,未来,他说要和小米电视、乐视电视掰手腕。 央视新闻主播郎永淳、张泉灵放下话筒,投身移动互联网,他们的彻底转行背后,十分耐人寻味,既昭示了所谓“传统新闻”的没落,他们和媒体业的彻底告别也充满着象征性意味,那就是中国式主播的落幕。他们的身上究竟承载过什么?今后,他们个人的价值又是什么? 原财经频道《对话》制片人罗振宇,离开央视8年,经过8年抗战,创建逻辑思维社群,声称去年在社群内“共卖出了75吨大米,2000多个跳蛋”。(顶级泰国大米1000美元一吨,如此算来,收入不过百万。) 王利芬,离职央视后创办优米网,无论从职业积累还是市场资源都堪称一流,创业至今不温不火。 原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凯在给自己女儿每晚讲故事中发现了商机。辞职后创办“凯叔讲故事”。微信公号主打母婴市场。 媒体人离职后基本分四大类:一是做内容公司,比如马东、田岷。二是自媒体,比如罗振宇、王凯。三是加入互联网公司,比如张泉灵,郎永淳。四是转行做公关。(纸媒较普遍。)还有少量进入高校教书。 后来,那些花儿,有的到了温室外继续绽放,有的在风雨中飘零萎落。 我们遭逢这个时代,尽管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再造一个默多克,但有幸参与其中、亲见并记录一场大转型,也是一个好玩的事。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