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体育此次囤积的大量赛事版权其实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想要复制乐视网的长视频版权模式已然不可能,体育“二八定律”下的赛事分销也面临着困难,最重要的是相关协同产品一直进展不顺利,一个如此多的赛事版权下,乐视体育真的能吃得消吗? 随着万达、阿里的体育入局,这块“四万亿”蛋糕怎么分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这个体育经济的风口上,有人预言,巨头时代已经到来,而且一系列现象似乎也在佐证着他们的观点:万达成为全球最大体育公司,乐视体育成为世界上拥有赛事版权资源最多的公司。 乐视体育成立从最初的乐视网体育频道发展而来不过两三年时间,而独立出来单独运作体育从去年3才开始,短短一年多一点时间里,乐视囤积了大量的赛事资源,据《人民日报》最新刊文指出,其拥有17类运动项目、121项顶级比赛版权,实现平均每年4000场的赛事直播。不断增长的比赛转播权涵盖了足球、篮球、网球、赛车、高尔夫等赛事,其中75个项目为独家版权。 如此多的赛事资源令人惊叹,乐视体育到底要做什么?这个年轻的公司是想复制他在长视频领域的成功模式吗? 我们都知道,乐视网当年是靠囤积大量长视频版权起家,在大陆版权意识尚处在空白期的时候,乐视网趁低价买入了大量的长视频版权,然后高价出售,靠分销版权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而时隔多年后,历史好像又惊人的相似,乐视体育执意要复制乐视视频的模式? 先看一组对比: 乐视网从06年成立到2010年一直囤积大量长视频版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拥有5万多集电视剧、4000多部电影网络版权,成为国内拥有影视剧版权最多的视频网站,而且多是热门的影视资源。 2011年乐视网主动联合腾讯网、PPTV、迅雷、暴风影音、激动网等七家互联网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发起对盗版网络视频的战争,将以快播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视频网站告上了法庭。 乐视体育成立一年多以来一直致力于体育赛事的版权,上面已经提到,目前的乐视体育每年平均拥有4000场赛事的直播权。 7月份,由乐视体育、腾讯、新浪、三家互联网公倡导发起的“互联网体育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立。该联盟今后的工作重点将会重点打击体育赛事中的盗播现象。 事件发展的惊人相似,乐视体育所走的路正好是乐视网走过的路。这一条“长征路”前途凶险。 第一:体育视频大不同,一次性消费成主流,变现模式有待开发 讨论乐视体育的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不如先把目光放在它的先行者乐视网身上,从乐视网身上,我们可以看见“来时的路”。 乐视网一直主打正版长视频,整个网站的收入除了广告以外,就是其囤积的正版视频带来的红利,版权分销的收入甚至一度占到乐视总收入的50%以上。但是乐视网在版权上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首先,乐视网版权购买期限多为3-7年,不过分销合同大多每年一签,影视剧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大幅递减,分销价格也不再如当初一样。同时,购买影视剧版权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支出规模与版权的成本摊销都在大幅增加。 看看乐视网近几年的财报就能明显看出来其在版权分销方面的衰弱之势,所以乐视才拼命拓展自己的营收地盘,主打自制节目。只是乐视在自制内容上面的天生缺陷使其自制策略一直不成功。所以纷纷转向其他,相继成立乐视影业和乐视体育,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态链。 靠正版视频一开始带来红利,迅速发展的乐视网,红利正在衰减,自身也在不断地逃离危机,这种短暂的成功,不具有可持续性。那么,学习它这种模式的乐视体育又会如何呢? 我们知道,体育赛事的视频回看率很低,无论是什么体育项目,一旦错过了直播,很少有人会在回头重看,大部分的人都直接看比赛集锦,即使对抗最激烈的NBA比赛,这条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更不要说其他节奏缓慢的比赛,比如长跑和自行车了。 而且乐视体育的负责人很早就放话了,我们这次绝大部分资源都不对外分销,我们用自己的平台来播。这句话的不言则明,其实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可以体会到乐视体育背后的辛酸了。 乐视体育虽然赛事资源很多,但是一大都是小众的项目,比如自行车、高尔夫等。这些项目本来受众就有限,其他家很少去涉及,版权无法分销,乐视能否依靠有限的流量带来支付版权费用的广告还是个很悬的事情。 第二:乐视体育与乐视TV、手机协同发展遭遇困境? 乐视体育的赛事版权在整个乐视帝国中更多的扮演者内容提供者的角色,贾跃亭和刘建宏无数次的表示,想要将体育拉回屏幕前,未来利用乐视电视和乐视手机收看比赛。所以赛事版权就成为生态链的重点 这就是贾跃亭的乐视生态链,他想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闭环,将内容协同其他硬件变现。 对于生态链中主打的乐视TV来说,2014年公告显示销售量突破150万台,而2015年的目标是400万台。但是在今年半年度公告显示,上半年一共只卖出了100万台,那么全年400万台的目标还有戏吗? 再来看看乐视手机,上市半年来销量突破一百万台,贾跃亭更是将这个数据与小米、魅族等同品牌同时间对比,只是这个对比其实意义不大。魅族、小米第一款手机推出来的时候,智能机并未普及,顶多只能算崭露头角,整个市场的容量和现在根本没法比。而他的乐1则超越小米、荣耀等品牌,成为今年6月份1500~2000元价位段的销量冠军也不是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宣传点,1500~2000元之间的小米4或者荣耀7不是他们的主打产品,小米的红米系列才是小米神话的最大贡献者。 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乐视才主动千手酷派,想要在供应链和硬件上得到得到酷派更多的帮助。只是天有不测风雨,奇虎360这一次倒逼酷派,接下来乐视的路该如何走还真不好说。 在智能电视领域乐视同样遭遇尴尬,小米、海尔等一众品牌都要做自己的智能电视,连局外人阿里巴巴都要建立阿里体育,在硬件等领域寻求突破。 所以,乐视的硬件发展充满着挑战,这些硬件试图与乐视体育的赛事版权协同发展的链条也潜伏着危机。在目前硬件销量不佳,难以产生协同效应的时候,赛事版权如何变现又充满着未知。 乐视体育囤积版权其实只是乐视帝国的一个缩影,贾跃亭近些年大肆扩张,全面出击,乐视手机、乐视TV、乐视自行车、乐视头盔.....乐视的胃到底有多大,未来还要开发多少新产品,现有的要多久才能消化完?更多广告新闻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