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谨小慎微的微信离社交商业帝国还有多远

来源:百略网  发布日期: 2015年10月20日 15:49 

  四天前,支付宝发布了新版本,上线了新功能“生活圈”,被很多人认为是剑指微信的朋友圈。这个并无太特色和差异化的社交功能,让阿里对支付宝社交化的着急和布局薄弱表露无疑。

  回顾以往,其实支付宝的社交化探索真正开始,应该是今年春节,支付宝钱包8.5版新上线的红包功能。而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支付宝这一举动的背景是,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的推出。当时在短期内,大量用户参与了进来,微信支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移动支付市场。这是微信支付崛起之时,是微信商业化的一个重要转点,当然也是支付宝进军社交的前兆。

  社交霸主微信和移动支付王者支付宝,由原来的各自为营,互不干涉,到如今的向对方领域逼近,两者追逐的中心无非就是在守住已有领土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获取社交+商业的红利。由此可见社交与商业联系的紧密,以及社交能为商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要真正将商业与社交融合,实现最大效益,却没那么简单。不管是支付宝的社交化,还是微信的商业化,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困难。那么都存在哪些可能和阻力呢?百略网此前对支付宝的社交化已有些许讨论和观点分析(《阿里巴巴错位的社交梦》、《支付宝新上线的生活圈和阅后即焚 能否实现其社交梦?》),本文就微信的商业化探索做主要讨论。

  目前,微信在商业化上面的探索,基本布局在公众号、广告、游戏、电商和O2O、微信支付几大方面。

  微商:微商是微信商业化的试水,但是由于微信官方的监管不力,一些具有欺诈等非法性质的微商模式泛滥,让微商这条本可以发展很好的商业模式快速衰落。微商现在已经是一种负面现象的代名词,且在用户心中目前想要在微商上面重新看到希望已无大的可能。

  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微信应该意在让订阅号发展成为舆论和信息的聚集地和流通渠道,承载很重要的媒体属性;扶持服务号向电商迈进,打造C2C的服务体系。

  服务号支持微信支付的设计,应该也是为以后的商业化做准备。据微信官方统计,现已注册的服务号有200万,保守估计,未来必将有900万~1000万的用户注册服务号。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微信在为其服务号未来可能带来的千亿市场高兴时,也应该考虑到服务号泛滥、商业化、广告云集所带来的用户流失。服务号的不可折叠功能,往往会造成推送一次消息,流失一部分关注的悲剧。看起来,服务号接入商业行为,在服务号底部菜单栏进行点餐、购物等较为方便,但页面的不灵活,产品体验差;过多的服务号堆砌,影响聊天界面呈现等。

  而订阅号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无序的问题。这也是订阅号做为自媒体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在内容筛选和准确定位上难以规避的问题。另外,一些所谓的大号广告泛滥,有价值内容逐步减少的现象也正在蔓延。订阅号为自媒体(人)和商家提供了广告渠道和收入,但是也同步带给了微信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微信的整个产品体验。

  广告:微信的朋友圈投放广告,以大数据的精准投放为宣传点,倒是能在初期收获不错的反响,但这大多是用户的新奇心理所致,用户是否真正接受朋友圈广告,答案并不确定。目前用户并没有过分的排斥,未来如果广告投放频次和方式加以改动,用户的接受度就会大幅下降。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投放用户定位精准,方式简单舒服的话,朋友圈广告能给微信带来巨大的收益。

  游戏:游戏应该是微信商业化之路上较为重要的部分。最近的消息称,腾讯微信游戏平台首批游戏已进入内测阶段。目前看来微信游戏市场前景很好,有分析人士称年产值或将高达160亿元以上。

  电商和O2O:电商和O2O的探索其实主要体现在微信的钱包功能。这一部分,微信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其前期的战略应该是通过为其他电商和O2O平台提供入口,先培养用户的微信商业消费习惯,然后再大力深入商业化。

  但是现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打通属于自己的商业化入口,而非仅为其他平台倒流。而且入口的使用不便也是用户纠结的问题。将一系列商业入口搬到微信平台上,使得整个产品沉重,可能使用起来就会复杂化。虽然看起来功能堆砌可以让用户使用一个APP就可以,但聊天界面和消费界面无法同时打开,就使商业功能和社交功能不能很好权衡。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是连接微信商业化的一条主线,贯穿前面的一系列入口和商业形式。但是微信支付的覆盖面对微信商业化来说是连接也是局限。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的第一地位目前还比较稳固,短时间微信难以撼动。

  回顾微信的商业生态路线,大致是:在已经将微信打造成最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移动社交应用的基础上,推广公众号体系,从订阅号、服务号逐渐发展出企业号,通过打造“连接”的概念,将与用户相关的生活、办公、政务等系列现实中的生活通过微信进行;接着通过各种开放的接口,推出“智慧城市”、“智慧停车场”的概念……总结起来,微信就是打着“连接一切”的口号,在商业上多管齐下。微信的商业化生态设想,应该是构造一个通道或平台,能连接很多的商业模式,同时植入微信支付,让用户自己去创造玩法。这样的设想和生态布局不能说是行不通,但也并不够成熟。也因此,微信的商业化之路才走得循序渐进,相当谨慎吧。

  任何市场的最终目的都是回归商业,实现盈利,当然微信也不例外。微信架在熟人社交的基础上,有很多有利的因素。比如庞大的用户群,用户习惯,和关系链,以及兼具媒体属性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有这样有利的条件,其商业化布局还是谨小慎微。微信可能是想先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构建好,再做大的发展,即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完成商业化的顺利布局。但这样的设想未免太理想化了。这样其整个生态系统的搭建历程也会越拉越长,最后能否真正从中获利,或许连微信自己也不知道吧,毕竟不是在成熟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是自己在一步步探索。

  其实从微信的谨慎也能看出其商业模式的不成熟和对用户接受度的把握不准。而在这样健身和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微信想实现他伟大的商业梦想,或许并不那么容易。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