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Twitter用「喜欢」代替「收藏」:大公司的小心思

来源:极客公园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4日 15:44 

  社交媒体需要各种方式来吸引用户并增加互动,而通过一些小的办法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acebook 的「大拇指」形的「赞 (Like)」,微信朋友圈有「心」形的「赞 (Like)」,Twitter 之前也有「五角星」形的「收藏 (Favorite)」。不过,Twitter 在今天做出了改变,换了新 CEO 之后,一直想要做出些积极动作的 Twitter 将其使用多年的金色五角星形「收藏」改为了红色心形的「喜欢 (Like)」。

  以「心」替「星」,效果会好吗?

  在官方声明中,Twitter 表示这次改变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去吸引新的用户,「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五角星会让新用户感到迷惑。你也许会喜欢很多事,但值得你收藏的并不多。」

  而相反,「心」是一个世界通用的符号,不同语言、文化的人都可以理解它,而且「心」所能够传达的含义更广泛。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人们更喜欢一颗「红心」。

  然而,目的是想要吸引更多的新用户来使用 Twitter,但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一个改变来实现呢?

  首先,所有的改变都必须谨慎一点,步子迈得太大总是有风险的。而不管是新的形状还是新的含义,Twitter 这次的改变都是建立在已有成功的基础之上的。Facebook 的「大拇指」被证明非常成功,但他们最近也已经发现光靠「大拇指」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因此他们前一阵子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表情;Instagram 的「心」形「赞 (Like)」也很受欢迎,更重要的是,由于其专注于照片的特性,「赞 (Like)」这样的表达很适合这样的应用;而回到中国,微信朋友圈「红心」形的「点赞」功能也算是它如此流行的一个推动因素。

  所以,Twitter 在这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做出这样的改变也是大公司一个平稳的改变。

  其次,「赞」可以比「收藏」表达更多、更易于交流的含义。这可能会牵扯到语言学的知识(其实并没有),我们还是以 Facebook 为例(其实微信朋友圈也一样),他们的「大拇指」表达的意思是「赞 (Like)」,但实际上,它能表达的含义远不止如此。「赞」除了字面意思的「欣赏」之情以外,还被经常用来传达诸如「同情」、「安慰」、「愤怒」、甚至是「已读」这样多种多样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你表达的不是与所评论内容相反的意思,你都可以用「点赞」的方式进行。

  但「收藏」就不同了。「收藏」所表达的内容更加深层,但我们在 Twitter 上关注的大多数用户都是我们不那么熟悉的,这时,轻易使用「收藏」去表达一个简单的「赞赏」之意就不那么合适了;除此之外,「收藏」还能够充当「标签」的功能,而事实上,这也是很多 Twitter 老用户对这个改变最不满的地方。

  在上个月推出了 Moments,又进行了裁员之后,Jack Dorsey 正在对 Twitter 进行一次巨大的改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是增加新的内容,而这次是改变早已存在的内容,因此,众多老用户的不满是否会对 Twitter 这次的改变产生反作用力,还值得继续观察。

  「收藏」之后会变怎样?

  下面,在说完了一本正经的分析之后,我们来说点儿轻松的。Buzzfeed 对 Twitter 做出了改变之后会出现的情况做了一个预测,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值得注意的。

  1.不会再有「不想收藏 (hate faves)」这个问题了。然而可能会出现有关「不喜欢」的争论…(说真的,微信朋友圈要增加「赞」的反面选项吗?)

  2.相比之前的「收藏」,现在要想调情会变得更显眼。说实话,之前那个小星星会比较暧昧一点,但一个红色的心所代表的「喜  欢」显然有点儿过于明显了。这样的话,会显得某些没那种意思的赞赏之举也会变得有点「饥渴」。

  3. 对于 Instagram 来说,他们的「红心」会变得更有意义。谁都知道 Twitter 的改变有 Instagram 的一份功劳,然而,这反而可  能促使人们更喜欢 Instagram 的「红心」。因为 Instagram 是一个更适合表达感情的地方,而 Twitter 则可能恰恰相反。

  4.在一些时候,使用「喜欢」会比「收藏」更让人尴尬,比如下图:

  (我的大腿上起了一个奇怪的疹子。。。)

  5.相比于满足用户的兴趣点,Twitter 更想要得到增长率。事实上,Twitter 的老用户大多对这个改变不满,但 Twitter 很清楚地表  达了,他们想要取悦新用户。因此,这种厚此薄彼的举动会给它带来正面的结果吗?更多广告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