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正趋白热化,第三方支付公司将目光转向正在兴起的海外战场——跨境支付。 然而,在监管层尚未下发第三方支付牌照情况下,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无照经营”的现状隐藏了许多灰色操作手法,第三方支付中的跨境支付行为应当如何规范,成了业内近来关心的问题。 游走政策边缘 最近,在网易、搜狐等论坛上,出现一位自称是前快钱员工的帖子:“不久前公司推出海外网站的支付结算服务,让国内持人民币的个人用户能够通过快钱购买境外网站以外币支付的商品。但用户填写身份证时即使乱填一气也没关系!因为公司并不是以用户的名义从银行购汇。因为没有跟银行达成合作,快钱替消费者付给合作网站的外汇都是以我们员工的名义在银行柜台购进的。一般是网站产生一笔购买,就在柜台以员工名义进行一笔同样金额的购汇。” 记者就此咨询快钱公司,其新闻发言人否认了快钱以员工名义代客购汇,说“这是无中生有”,对于境内人士的海外支付,则表示“不知道有这一业务”。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发现,在一家韩国商品代购网gou4u,快钱和另外一家公司是其“境外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未能解释其如何在此网站进行人民币用户的跨境支付。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的规定,公民购汇信息必须真实,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跨境支付方面,应当通过与合作银行的系统对接,将消费者的购汇信息录入国家的个人结售汇系统。”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说。 目前,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跨境支付的做法是:与银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消费者付款时,银行实时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并支付给海外卖家。 跨境支付在中国才刚刚兴起,尚是一片蓝海,但尚待行业规范。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曹小青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都没有牌照,所以它们的经营没有规定哪些合法,哪些不合法,只要没有说不合法的都可以去做。因而在没有受到处罚前,也难以定性其不合规。” 正在增长的跨境支付 根据艾瑞咨询推出的《2009-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统计,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达5766亿元,相比2008年的2743亿元增长110.2%。网上支付交易额连续五年增速超100%。而跨境支付在第三方支付的交易中占的比例仍较低。 易观国际分析师曹飞称,跨境支付交易量“不到交易总量的1%”。曹飞指出,跨境支付的发展受限于两个问题:一是有能力做跨境外币结算业务的国内银行不多,二是目前国内用户跨境支付的市场需求尚不大。 不过,在国内一片红海中,海外业务越来越受大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重视。 记者从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占50%的支付宝公关部了解到,目前支付宝境外收单业务每年交易量不到10亿元。“不过跨境支付业务在增速上一直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年增速超过100%。”支付宝公关部人士说。 对于第三方支付的跨境业务,曹飞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境内持卡人的海外网站支付,第二个层次是海外持卡人的境内网站支付,第三个层次是海外持卡人的海外网站支付。他指出:“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海外业务还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层次——境内持卡人的海外网站支付。” 目前有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如支付宝已经在进行跨境支付的第一层次海外业务。而在第二个层次——海外人士的境内支付上,记者了解到,几家业内的大公司已开始行动:支付宝在港澳台与Visa和Master卡合作;财付通通过与asiapay和PayPal等海外渠道合作来提供海外交易服务;快钱则推出了PayPal国际收汇。 至于第三个层次——海外持卡人的海外网站支付,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尚未涉及。 预计今年发牌照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日子不平静,外汇违规、套钱、安全等问题时常让第三方支付遭受各方的抨击。曹飞表示:“制约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大问题是没有合法的身份,其运营范围、运营资质也尚不清楚,也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因而潜在的金融风险较大。” 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里的人士说:“在目前没有牌照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自律。”这位人士认为,对于跨境支付这样涉及到很多监管政策的业务,第三方支付企业应该全方位了解现有政策法规,并自觉与相关监管机构保持沟通。据了解,在跨境支付方面,涉及结售汇的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及《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都有相关规定。“无论第三方支付牌照是否发放,企业都应该自觉遵守,并向外管局等监管部门汇报。” 不过,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有望在今年成行。去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进行了彻底的摸底调研,业内普遍认为,目前出台管理办法对第三方支付行业进行监管的时机已经成熟。曹飞预计,今年内央行可能正式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将正式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并且年内央行可能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发放正规牌照。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