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拜和ofo成为北京市民最新的出行方式。 冬天来了,街上的自行车却多了起来。“最后一公里”的战役硝烟弥漫。 随用随骑,骑完就走,时租费仅为1元左右的共享单车,让安静了许久的资本圈陷入了集体的兴奋,一场有关共享单车的投资军备比赛正式开启。 融资的速度和节奏感透露出资本对迅速结束战斗的决心。根据共享单车领域已经公开的投资信息,短短1年的时间里,已有20多个投资方入局这场战役,既有见证了打车软件从无到有的投资大佬,也有勇敢向前的资本新贵。投资的节奏也格外快,以ofo为例,在2015年12月获得东方弘道和唯猎资本的Pre-A轮投资之后,截至2016年10月10日,不到1年的时间里又完成了5轮融资,最新一轮的投资名单上赫然出现了滴滴出行的身影。摩拜单车的投资对象同样来头不小,继2015年10月30日获得愉悦资本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后,又在2016年的8月至9月两个月内完成了B轮和C轮两轮融资,其C轮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和高瓴资本,融资额高达1亿美元。 资本的“大嗓门”或许也提前预示着战况的惨烈。“拼车、代驾战场均在90天结束战斗,单车共享也不会例外。在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看来,这场刚刚开始不过1年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年内ofo若能超过摩拜,熊猫合伙人将在国贸裸骑。”面对竞争对手的高调,摩拜单车投资方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同样选择高调“应战”。明年7、8月份,共享单车领域基本能分出高下。 每一个角落,都是战场。 小区业主的“抖机灵”挑战着共享单车运营团队的“侦查能力”;公事公办的城管叔叔消耗着共享单车扩张的“速度与激情”;刮风、雾霾、下雨、大雪,天气说变就变,一如用户的新鲜劲儿,说没就没;价格、专利、技术、数据的PK如火如荼,但竞品之间的小动作和资本的大嗓门却更说明这项“1块钱的生意”其实没那么简单。 六问共享单车 1共享单车玩家在PK什么? “资本的加持让技术差距和市场边界越来越模糊” 从共享单车玩家的角度看,这场PK归根到底是市场占有率、用户数据、扩张速度、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的综合较量。根据Fellow data的数据,截至2016年10月,ofo单车目前市场投放量为7万辆,摩拜单车为2万辆,优拜单车预计达到8万辆。 北京晨报记者采访各平台发现,谈到自家品牌,技术优势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从去年6月开始,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先后申请了27件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新型无链式传动装置、一扫即开的智能锁和实时定位防盗系统都透露出浓浓的科技味道。ofo最新发布的升级版ofo3.0也使用了实心胎、三角型把立、可调节座椅、前后双抱刹系统等,在安全性、耐用性、功能性、设计感上全面提升。 但显然,资本的加持会让技术差距和市场边界越来越模糊。“眼下速度决定一切,人才最为关键。”某共享单车内部员工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快速扩张期,每到一个城市,都需要快速打响品牌效应,与政府进行沟通,推广宣传等,新员工来了一拨又一拨。 2哪种模式更具想象力? “有桩派”和“无桩派”能否做到殊途同归 目前市场上的共享自行车主要分为以政府公租自行车为代表的“有桩派”和以摩拜、ofo为代表的“无桩派”两大类。 从运营成本的角度看,有桩派在调度管理、人工平衡供需、统一管理方面更具优势,更节省人力成本,但对用户而言,却必须到指定地点取车、还车,增加了一定的使用门槛。但随着政府力量的积极推动,以北京为例,目前城区内的公租自行车停放点已经越来越密集。 由于用户随停随走,无桩派自行车的运维成本势必增加。但从经营思路上来看,无桩派也有细分,主要为以摩拜为代表的“重资产”模式和以ofo为代表的轻资产共享模式。 摩拜单车的思路是,紧密掌握资金,以扩大再生产,注重整体品质,强调技术、质感,走“精英派”路线。ofo完全不同,它的愿景是“用更少的车服务更多的人”。最开始是免费提供给校园师生使用,后来演变成按需收费。除了自营车辆,ofo希望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单车共享给ofo经营,免费获得共享单车的使用权,来盘活存量市场。 3都有哪些盈利模式? “现在谈盈利有点早了,我们还是个婴儿” 盈利方面,目前的共享单车玩家都坦言并不着急,摩拜单车直言,“现在谈盈利有点早了,我们还是个婴儿,发展和成长才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ofo方面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已经在局部区域实现了盈利,但租赁费用还是主要收入来源。 车身广告、品牌合作推广、自行车社区等也是可以预见的盈利点。上周,700Bike宣布成为第一家接入ofo“城市大共享”计划的自行车品牌,未来,ofo与自行车厂家的商务合作也会越来越多。 “消费升级是必然的,未来在ofo平台上可以解锁任意一辆车,不只有小黄车,700bike的车,自己的自行车,电动车也说不定。”ofo新闻发言人李泽堃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共享单车存在高端市场的想象力。 到那时,共享单车的价格还会是1元钱1小时吗?李泽堃并不知道答案。但“打车软件”的案例教育我们,烧钱也好,免费也罢,只要有用户、够高频、有数据、有流量,即使是“1块钱的生意”,未来也会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消费者会一直用脚投票,直到市场趋于出现真正的寡头,规则会被重新制定。 4如何对抗人性之恶? 在制度上提高用户的“作恶”成本 面对目前出现的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多家共享单车公司代表均表示要继续市场教育,呼吁用户文明用车,通过引入信用体系,在制度上提高用户的“作恶”成本。针对一些极端案例,也会借助司法手段的力量。 但现实却非常骨感,暴力拆解开锁,蓄意破坏车辆、二维码上粘贴诈骗信息,甚至只是天气太冷一时偷懒停在小区,奇葩用户的不文明行为,人为地制造了一场有关共享单车的“猫鼠斗”。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表示,“对目前的违停,主要依靠广大用户的举报,一旦举报被核实,我们会扣除违停用户20信用分”。ofo新闻发言人李泽堃表示,用户教育非常重要,不仅是C端用户,还需要整个社会对不文明行为共同唾弃。易观分析师王晨曦也预言,用户尚未规范的停放习惯和骑行习惯可能会与市政规划或交通法规产生矛盾,企业的加速扩张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此类矛盾升级。 5会复制打车软件的结局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9月底,ofo宣布获得滴滴出行的投资之后,金沙江创投合作人朱啸虎表示,这场战役会在90天之内结束战斗。年关将至,玩家却突然多了起来,优拜单车、小鸣单车等虽然没有车辆,但A轮弹药却蓄势待发。刚刚进入市场的野兽骑行创始人李刚认为他的小蓝车出现一点都不晚。“我们的设想是投入20个亿结束战斗。理想状况是明年七八月之前实现这个额度的融资,年底结束战斗。” 打车软件的惨烈让共享单车和资本在“速度”这一指标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快速上线、快速进入市场、如果不行就快速撤退,投入重金却还未将打车软件推向上市的投资人当然不会重走老路。自行车玩家也充分意识到船小好调头的好处。李刚表示,野兽骑行本身是做智能自行车骑行市场的,截至目前其已经发布了五款公路骑行智能单车,价格从3999元至14999元不等。换句话说,他认为小蓝车并不是单纯的共享单车,而是“轻运动的产品”。 6是绿色共享还是产生垃圾? “这个城市真的不需要这么多自行车” 摩拜单车投资方、熊猫资本合作人李论表示,“我们一台车寿命是按照5年设计的,ofo可能存续只有3个月,为了竞争,必须投大量的车,成为炮灰,其实是在产生垃圾。”但ofo李泽堃却认为,快速扩张的市场和盲目增长的增量市场其实违背了共享单车的本质。“其他公司做的还是租赁经纪,有点像神州专车的模式,自己买车、租车,但这不是真正的共享经纪。如果20家都投车,我们做存量,他们做增量,整体效益还是会递减。这个城市真的不需要这么多自行车,一旦发现车多人不够,小公司会最先尝到恶果。” 一个城市未必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自行车,满地都有各种颜色的自行车对用户或许是好事但自行车停车难的尴尬是不是也会发生。“我们认为还是应该盘活存量市场,接入用户的车,提高单品效率,否则会带来城市自行车乱象。”李泽堃表示。 客观上说,ofo的模式更偏重共享。但是,私家自行车的接入门槛、标准,未来分成、返还计划究竟如何,还是门全新的学问。 北京晨报记者对话小蓝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刚: 明年3月才是决战期 上周野兽骑行高调杀进共享单车领域,Bluegogo(小蓝单车)气势汹汹首先扑向深圳市场。在野兽骑行CEO、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看来,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必须重金压上。“我们要做共享单车领域的Uber。”李刚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个行业发展太快,明年年底就可能结束战斗。 北京晨报:这个行业最大的挑战? 李刚:最大的挑战是这个行业太快,快到我们可能无法预见接下来几个月到底会发生什么。但这也是最大的机遇。团购6年结束战斗,网约车4年,可能共享单车一年半就结束战斗。到明年3月可能就是三家在玩,到明年年底可能就剩一家。 北京晨报:小蓝单车进入是否太晚? 李刚:我觉得只要是对的事情永远不会晚。大家都是十万数量级的车,我一个月就能搞出几十万台,所以差距还不是很明显。明年的3月份才是决战期,基本上是前三甲的决战期,现在还处在刚刚开始的野蛮初始期。 北京晨报:何时进军北京? 李刚:我们将以每15天开拓一个城市的速度快速在全国落地。我们将优先覆盖冬季使用自行车频次更高的南方城市,每个城市3-5万辆,在重要的战场上超越竞争对手20%。明年春暖花开再决战紫禁之巅。北京的冬天会摧毁掉相当大比例带电池的车,我很担心明年二三月份会出现大量的僵尸车。 北京晨报:这个项目打算烧多少钱? 李刚:有多少投多少。我觉得这是几年一遇的机遇。我希望小蓝单车成为共享单车领域的Uber。 北京晨报:实现这个目标大概需要多少钱? 李刚:我自己的规划是20亿人民币左右。 北京晨报:对于盈利有怎样的预期? 李刚:增速决定着一切,增速决定着商业模式。当增速可以超过200%,甚至超过300%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考虑挣钱的事情。 北京晨报记者 焦立坤——记者手记 遍地单车的烦恼 资本的强势猛攻毫无疑问地助长了共享单车的扩张速度。比起准备“结束战斗”的摩拜单车和ofo,市场新进入者的游戏才刚刚开始。优拜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骑呗接连不断地向市场宣布:我们来了。 集中爆发的自行车热潮让单调的冬日街头变成了调色板,红的、黄的、橙的、蓝的、绿的,车子越来越多,颜色已经不够用了。 烦恼的首先是城管叔叔,方便带来的后果是停车乱象。机动车道上偶然散落的一两辆,禁停区域内突然出现的一大排,只能拖走没商量。负责车辆运营的小哥同样郁闷,开着小三轮赶在城管出现之前把车摆放好已经是必修课,好不容易在小区深处发现一辆失联许久的单车,一看,还上了私锁。 PK和克隆也令人心烦。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表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别人克隆抄袭,你也拦不住。”ofo新闻发言人李泽 却认为,竞争在所难免。“我们的个性比较温和,但有时候也会被竞争对手黑,说我们车便宜、难看、low,但这其实是我们轻资产的理念。听说小蓝车和摩拜打得挺厉害,火药味十足。” 谁会成为市场寡头?在寒风凛冽的北京冬日街头,答案就像早高峰时藏猫猫的单车一样难找。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目前北京市内提供的公共单车共有三种:北京市公租自行车、摩拜单车、ofo共享单车。 体验报告 ofo更好骑 摩拜更好找 上午10点左右,北京晨报记者在望京附近搜索摩拜单车,预约保留时间为15分钟。在到达APP显示单车位置后记者并没有发现单车,于是点击了APP上的“寻车铃”,最后在街道的一个拐角处找到单车,耗时13分钟。与摩拜相比,ofo只能在看到路边有停靠的车时才能使用,APP上只显示附近有几辆车,不具备找车的功能。试骑了一下,晨报记者发现ofo单车车身更轻,相对摩拜更好骑,但座椅同样不能调节。骑行同样时间,记者感觉明显没有摩拜单车那么累。 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业务员难招聘,人力成本高,客户难开发,媒体空置率高,利润微薄,您还在单打独斗应付这种局面么,有没有想过抱团取暖,共度寒冬?您利用您本地优势和优良团队,整合本地广告资源。我利用我平台优势,给您输送您当地有广告需求客户,您去与客户洽谈深挖需求。总部统一整合采购媒体资源,总部负责发票和税点,最高可达70%利润分成。广告买卖网和广告易每月有上万个优质客户咨询。另有广告买卖网咨询通会员项目,广告行业大会项目,传统媒体与微信朋友圈融合项目,临过期剩余广告资源实时交易平台项目均可结合自身优势开发。线上线下结合,广告行业互联网+,一般落地服务商合作,地区独家落地服务商合作,入股式战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可选。 详情请垂询:010-53579906,QQ:2881150499。 网址:http://www.51ade.com/fuwushang.html 机会难得,稍纵即逝!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