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时趣Social Touch:用投资和智慧武装自己

2015/9/14 17:38:00 

2011年前后,随着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勃兴,一大批提供社交营销的公司兴起。五年时间过后,大浪淘沙,随着新浪微博的发展势头减弱,一批社会化营销公司归于沉寂。但是,2011年成立的时趣Social Touch(简称时趣)却逆势生长,获得联想控股585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根据联想方面提供的资料,这笔投资被视为联想控股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移动营销行业的布局。投资将对时趣整合上下游资源,发展大数据移动营销,成为移动综合营销服务平台提供助力。而据时趣创始人、CEO张锐介绍,时趣的前身是社交网络的开发者。从社交网络转型移动营销,时趣用了十年时间。
 
时趣转型成功,或许得益于创业初期的战略,用张锐的话说,“成立那天起就没有任何PC端的业务”,因为当初是以微博为主要平台,而微博的流量有60%~70%来自于移动端。虽然移动营销“刚刚开始(张锐原话)” ,但张锐认为未来五年、十年,会成为最主要的阵地和最大的领域。
 
鉴于此,时趣决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专心深耕移动营销领域。目前,时趣旗下有近千位员工,是单体规模最大的移动营销公司。之所以汇聚这么多人,张锐解释说:
 
“(时趣这样的)B2B公司在业务搭建前期,实际上是高智力密集型的组织,所以相应的需要有相当充分的人才聚集,才可能产生创新和能力输出。其实,还会随着整个移动营销环境不断成熟,和广告主、企业模式的改变,时趣的真正核心价值释放还在后面。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千人是不够用的。”张锐接着阐述了“人多”对客户的三大优势:第一,人多力量大,是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根本前提;第二,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完备;第三,比较有规模的营销服务公司,有额外的规模优势,体现在客户间的互动和合作上,成为时趣向客户提供价值的优势。
 
在获得联想战略投资的同时,时趣还宣布成立”数字营销研究中心”,并和《哈佛商业评论》合作。合作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哈佛商业评论》是意见领袖,从纸媒到网站到新媒体,实现了全面覆盖,是非常好的商业管理类垂直媒体,作为中立的媒体平台能够提供借势的空间;另一方面,张锐并不讳言是因为自己的“小野心”,希望通过《哈佛商业评论》,将国内好的营销案例,在世界范围内输出,毕竟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微信、移动支付的发展,已经领先于美国的平均水平了。
 
对于时趣这样的专业服务公司来说,人才无疑是核心资本。而获得联想投资,则能让时趣容纳更多的优质人才,提升公司的知识资产;同《哈佛商业评论》的合作,则是时趣尝试的一条“捷径”,吸收现有的经营管理智慧,并贡献出自身价值,在知识的交换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