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青岛文学期刊《海鸥》创刊号 "入住"青海档案馆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3日 13:56 

     创办于1959年的《海鸥》(现《青岛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地区最早的文学期刊,4月21日上午,市文联相关领导、《青岛文学》杂志社和创刊号的老作者杜志盛一起将《海鸥》创刊号捐赠给青岛市档案馆,同时捐赠的还有一份1958年12月10日出版的《海鸥》赠刊。

《海鸥》:青岛作家和文学的摇篮

  据市档案局局长于新华介绍,青岛最早的文学期刊是1929年王统照创办的《春潮》,而由青岛市文联创办于1959年的《海鸥》是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地区最早的文学期刊,1991年7月改为《青岛文学》,两者都在青岛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岛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韩嘉川表示,《海鸥》在其发展历程中,曾经是一些西方国家图书馆里的收藏 ,青岛的一大批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都是从《海鸥》起步的,其中包括尤凤伟的小说、耿林莽的散文诗和纪宇的诗歌 ,在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海鸥》在发现、培养、扶持新人和繁荣青岛地区的文学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刊号:老作者杜志盛珍藏50年

  由于距离《海鸥》的创刊已经过去了50多年,《青岛文学》杂志社也没有创刊号,经过多方查询,直到2009年10月在《青岛文学》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 ,老作者杜志盛江将自己收藏了50年的创刊号捐赠给了杂志社 ,老编辑倪虹也于此前将收藏的1958年12月10日出版的《海鸥》赠刊交给了杂志社 。

  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 ,杜志盛表示,《海鸥》创刊时,他还是青岛机械厂的工人 ,写了一篇《“神橱”的故事》,讲述了钳工四组的工人们加班加点吃睡在工厂的工作热情。“这本创刊号凝聚着我对文学创作的痴情、执著,我曾经当过 20多年的兵,辗转各地但始终保留着这本杂志 ,看到它就会有一种归宿感,觉得欣慰”,而现在将杂志捐赠给青岛市档案馆,杜志盛认为这本创刊号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当天,在创刊号上发表作品的老作家孙震、姚玉卿和老画家晏文正等也都参加了捐赠仪式,晏文正是青岛著名的水彩画家,创刊号上的许多插图都出自他的手。同样在创刊号上发表过作品的已故老作家、原山东省作协主席刘知侠的夫人,专业作家刘真骅也来到了捐赠现场。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