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200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甘肃人。尽管已经在济南待了12年,一开口依然带着明显的西北口音。然而,在那些被张刚称作“大爷”、“大妈”、“大姐”的社区居民眼中,这名《齐鲁晚报》记者亲切得就像邻里街坊甚至自家的孩子。 “这孩子真是个好记者”,“居民们很爱跟他拉家长”……听到张刚的采访对象、报社同事如此评价他,《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对这个12年来扎根基层的“社区记者”不禁生出几分敬佩与好奇,并试图通过张刚的“刚”、“傻”、“惑”,去读懂他那份在底层行走的执著与坚守。 张刚之“刚” “张刚身上有一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就是他做人、做事的刚性,持之以恒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 许振超 做一名调查记者,是张刚从大学时代就怀抱的梦想。从兰州到《齐鲁晚报》实习,再到正式进入《齐鲁晚报》工作,他的行李中总少不了大学4年收集的《南方周末》。 然而,让一心想写大稿、见大世面的张刚没想到的是,报社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给他“分口”,而是让他先下基层去跑社区。从调查记者的刚棱疾恶,到社区记者的鸡毛蒜皮,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刚感受到了极大的落差。“不要说做调查记者了,那会儿,我还特别羡慕跑口的记者,可以经常写‘从某某会上获悉’,而我们半年也碰不上一个会。”张刚笑着说道。 尽管并不情愿,张刚还是决心试一试。于是,凭着一张济南市地图和一辆自行车,张刚一头扎进了包片的济南市槐荫区。直到今天,张刚依然记得第一次到槐荫区槐荫广场社区建立联系点时,居委会主任疑惑的目光和那句“这里从没来过记者,省报记者能到最基层的社区来?不会是走形式吧”。这种怀疑激起了张刚的犟劲儿:“这社区我还跑定了!”很快,槐荫区的12个街道办事处、120多个居委会都被张刚跑了个遍。 刚,坚也。张刚性格温和质朴、说话带着憨笑,骨子里却有着一股让人印象深刻的刚性和坚韧。在社区,他从大量琐碎的工作中挖掘新闻,在与居民的拉家常中广交朋友,从随时伸手帮扶百姓一把中赢得信任。 “张刚有他的特点,总是大爷大妈地叫着,社区老百姓见到他时的那股亲热劲儿,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有什么事也都愿意跟他说。”张刚的同事、《齐鲁晚报》摄影记者徐延春,形容起张刚在社区受欢迎的程度来绘声绘色。 “把社区跑透”的犟劲儿,让张刚在老百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事找张刚”也成了不少社区居民的口头禅。也正因如此,跑社区第一年,《齐鲁晚报》就专门开辟了《张刚在您身边》,这是该报创刊以来第一次以记者名字命名新闻专栏;张刚“社区记者”的大名片也在2001年挂进了多个社区,这在全国新闻界还是首次;2002年,山东省委宣传部专门召开研讨会,探讨“张刚现象”对媒体践行“三贴近”的意义和推广价值,这在山东省也是绝无仅有的;2004年,《齐鲁晚报》成立了张刚工作室;2003年、2007年,张刚连续当选济南市人大代表,并获得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 张刚之“傻” “张刚骑车带老婆上医院做孕前检查,路遇天降暴雨,竟然放下老婆投入了采访,傻不傻?傻。但是他却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 郝克远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专栏,再到当选市人大代表,张刚只用了短短3年。回顾12年跑社区的记者生涯,张刚感慨“自己做记者太顺了”。然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在外人看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2000年,社区和社区新闻还是非常模糊的概念。什么是社区新闻?很少有人能说得明白。甚至有人认为,跑社区就是成天和大爷大妈打交道,社区里不但没有新闻,长期在社区跑,地域小、目光短,跑着跑着就跑“死了”,不会有什么作为。 当时,从报社到槐荫区政府骑车需要40多分钟,去偏一点的居委会,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为敲开“社区新闻”这扇大门,张刚每天总要跑个一两趟,因为他固执地相信,“一趟跑不出新闻就跑两趟,两趟不行跑三趟,天天往基层跑,不信跑不出新闻来”。 成功没有捷径。正是靠着并不讨巧的笨办法,张刚硬是在小胡同里挖出了大量新闻,并写出不少荣获大奖的精品佳作——由他采写的《西市场街道办事处招聘30多位小巷总理,三年过后只剩一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获得当年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晚报好新闻一等奖;《泔水猪追踪》系列报道引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重视,这组报道此后也获得了多项大奖。 当然,大多数时候,社区报道并不是能够引起轰动的大新闻。可即便是垃圾无人清理、居民家断电这些不起眼的小稿子,张刚也坚持每一篇都一个字一个字用脚跑回来。在一些记者热衷做“文件”记者、“电脑”记者、“老爷”记者、“车轮”记者时,张刚这种不会偷懒的“傻”显得有些另类。对此,张刚工作室的记者林媛媛给出这样的解释,“社区很多事确实很小而且重复性很大,可张刚觉得,哪怕能帮一两个人、能解决一些问题,就挺有成就感”。 “替老百姓办的是一点一滴的实事,在老百姓眼中这是最有分量的,这分量甚至有千斤重。”如今,张刚对社区记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觉得做记者必须轰轰烈烈,现在觉得不管在哪个行业,只要能跑出一点成果,那就是非常成功的。调查记者是揭伤疤的,把伤口血淋淋地揭露出来,而社区记者是疗伤的,是用服务的方式让百姓看到希望。打仗需要有端冲锋枪的,也需要在后面抬担架的,能做一名抬担架的疗伤战士也挺好。”说完这番话,张刚憨厚地笑了。 张刚之“惑” “社区新闻到底还能怎么弄?现在这些到底该不该我们干?其他媒体挺羡慕我们,觉得我们做得热热闹闹的,但我自己挺迷茫。”——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记者 张刚 人非圣贤。天天面对社区里的鸡毛蒜皮、琐细零碎,张刚也疲倦过、逃离过。“老是跑居委会,感觉新闻都挖遍了,做得很累,可又很难突破。”张刚坦言,为寻求新鲜感,2006年他转去做过一段时间经济记者和要闻版编辑,但很快又回到社区,并重新组建张刚工作室。 之后,张刚进行了社区调查等很多尝试,但还是觉得“停在那里”。2008年,当再次遭遇职业瓶颈时,张刚和同事开始策划新闻服务社区项目——张刚大篷车,希望将服务社区的平台再次升级。2010年3月7日,一辆特别的“大篷车”徐徐“开”进济南市七东社区,张刚大篷车正式驶出第一站。从免费为居民检测食品安全到联合市政公用事业局进社区帮居民解决水气难题,从带特困儿童参观上海世博会到寒冬送暖、春节助贫,如今,张刚大篷车已经成功开出近160站。 5月12日,当跟随张刚大篷车前往美德老年公寓,采访他们联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为老人送去免费体检时,《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发现,每一项服务的背后都是繁杂而琐碎的准备工作,需要张刚和他的团队反复打电话联系、认真落实每一个细节,这考验的不仅是爱心,更是耐心。 右手手掌撑头、上身倚靠桌子、皱眉头看电脑,是张刚想问题时的标志动作。如今,张刚写稿少了,但张刚大篷车、爱心图书室、齐鲁志愿者等一系列项目却让他比原来更忙了,同事们眼中那个头发浓密的西北小伙也早已不复当年的青春年少,头发少了白了,也老多了。“有的时候我也觉得挺烦,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又该怎么做,很痛苦。但我们一定要坚持。”张刚说道。 专注才能去思考。张刚说,沉到社区并不断寻求突破,激发他更多地去思考。“现在中国已经进入社区时代,社区报道的前景将非常广阔。下一步,我们想把张刚大篷车注册成民非机构,去申请一些服务社区的项目。只要踏踏实实去做,真正为老百姓服务,那将为我们开辟另一个天地。”看着窗外,张刚憧憬着自己作为社区记者的下一站。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