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记者》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31日 14:36 |
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惊艳揭幕,本地电视媒体有关世博会的新闻报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热潮迭起,方兴未艾。无论是节目时间总长度还是报道的广度、深度,都创下本地电视新闻的近年之最。电视观众在这些报道中,随时了解世博开幕开园运营后的多方面情况,得到诸多服务资讯、观博建议。世博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电视媒体既参与其中,又从中受益,对电视人自身来说,世博亦是一个难得的大课堂。对此进行多角度观察与思考,便是本文试图阐述的内容。
一、全方位、多视角的“前世博”电视报道
电视的世博宣传从今年初起迅速升温,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多个频道推出世博专题节目,节目类型丰富,时间长度亦有保证,可谓全方位、多角度。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前世博”报道时期。
以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为例,其间除了日常大量的世博筹备、迎世博报道外,在专题片和深度报道上下了功夫。如从2010年1月1日起即推出一档100集的系列节目《世博纪事》,将世博会的历史、上海与世博会的渊源、2010世博会的场馆设计等一一呈现、娓娓道来,让观众轻松“预热”、走近世博。在此之后则是10集电视片《创意世博》,记者奔赴国外,对一些富有创意的展馆从该国的文化理念上进行深度解读。在世博会开幕后,即推出《世博奇妙夜》,向观众展示美轮美奂的夜间世博园;另有《世博会客厅》,访问与世博有关的政府高官以及各国贵宾。资讯与专访相济,速度与广度兼具,让观众始终能接收到世博的相关信息,对世博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频道也开设了世博节目,如第一财经的《一财世博指数》《世博投资地图》,外语频道的《世博链接》《世博360°》,纪实频道的纪录片《上海2010》,艺术人文频道的《世博之旅》,生活时尚频道的《人气美食之世博美食总动员》等。这些节目体现其所在专业频道的特点,从各个视角、不同侧面展示和解读世博,适合不同类型的观众收看。
在世博开幕前后,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三天大直播,对世博开幕开园盛况进行详细报道,这既是世博前期报道的沸点和终结,也是世博正式亮相后的新起点。承前启后,相得益彰。笔者主持了电视新闻中心5月1日世博开园第一天的全天大直播,从早晨7点直播开始,至晚间21点30分直播结束,收视数据表明,东方卫视当天9:00~18:00全国收视率0.25,19:40~21:30全国收视率0.21,全天收视率在全国排名第四,比往常排名大大上升。因这个直播节目乃东方卫视与上海电视台并机直播,上海电视台的本地收视率9:00~18:00为2.25,19:40~21:30为3.25,均明显高于平时,创下的不俗收视成绩,也表明当天世博报道的传播广度。
二、接续“前世博报道”,步步深入,彰显特色
以上海广播电视台世博开园首日的大直播为例,从开园仪式到各场馆介绍,从交通信息到餐饮服务资讯,从对各国创意、文化的解读到探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可推广性,从白天参观园区到晚间夜赏世博,几乎覆盖了所有与世博相关的层面。观众在开园第一天,即便因指定日门票限售而足不出户,也能全面感受盛景、触摸盛会。这一报道思路,在电视媒体对世博的报道中颇具典型性。
首先,做好世博报道的一大要点,就是做好服务信息的报道,包括园区周边的交通状况,园区里面的餐饮状况的报道等,让观众尽可能多、尽可能及时地了解“行”与“食”等方面的信息,为他们的观博减负助力。
其次,关注世博场馆,就是关注其所代表的文化。电视报道对场馆的介绍,往往不拘泥“走马观花”式的介绍,而是从中寻觅场馆主办者文化理念上的印记与特色。比如东方卫视播出的《创意世博》对阿联酋馆的介绍,就从阿联酋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说起,让人深刻理解阿联酋馆何以如此设计。这样,游客在去这个馆之前,就对该国文化有了初步认知,参观时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会获益更多,更能领悟世博会的价值。
另外,世博会的相关服务行业与岗位甚多,上海的电视人也没有忽视对这些群体的报道。世博会不仅是建筑与创意科技、文化的博览会,更是体现与提升城市精神面貌的良机。志愿者、出租车司机、讲解员等等,都在为世博会尽心尽力,提供着细心周全的服务。对这些人群的关注,就是对世博会的关注,对我们这座城市形象的关注。而报道他们,无疑就是对世博精神、城市精神进行柔性的诠释,多元的解读,可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上海广播电视台世博报道的内容丰富,随着世博会的开幕开园,报道内容更为全面深入。如电视新闻中心每个整点的《世博快报》,及时刷新世博园区的服务信息;东方卫视的《世博达人秀》,展示不同国家与地区民众的才艺;第一财经推出高端人物访谈《世博对话》;纪实频道的纪录片《世博大道》,反映世博会工作人员的幕后故事等。这些节目从信息集纳的广度和故事挖掘的深度上,延续并扩展前世博报道的风格和特色。
三、世博会是文化交流平台,亦是媒体人学习思考的课堂
上海电视媒体倾力报道世博会,因其深度介入,持续不懈,在这个全球的交流平台上也获益匪浅。
世博会开幕前,笔者曾赴京专访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对话中倾听他对世博的认识与体悟。杨外长在访谈中多次提及“世博外交”的概念,他认为,对于外交从业人员甚至他本人来说,世博会是个大课堂,值得好好去学。其实,外交是如此,与世博会密切贴近的媒体业不也是如此吗?关键是要形成这样的理念:报道世博会不是为报道而报道,每一步的业务实践,都是在为展示媒体的人文情怀、凸显媒体的价值观、提升媒体的软实力而为。在这样的理念下,世博会对于媒体来说,的确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大课堂。
课程之一,乃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领略和学习。由20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展的世博会,向世人呈现各国各地区的科技新成果、创意产业及文化成就。罗素曾说,参差多样的世界乃幸福的本源。人们在参观世博会时,确实能切身体会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浏览其间,沉浸其中,人们会感触良多,感悟良久。
多元文化本身是媒体需要学习的,没有文化底蕴,对文化多样性缺乏了解的媒体只能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然而更重要的是,“多元”的概念还能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英国学者C.W.沃尔森在他的《多元文化主义》一书中写道:“作为我们遵照行事的一种原则的多元文化主义,要求我们所有人具有对差异的接受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我们在世博会上看到的,是洋洋大观的各类展出,在观赏它们时,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亦需要宽广的胸怀,甚至需要自我审视的态度。我们要善于捕捉各种亮点,在理解它们的同时,催促自己进步。这恰恰是媒体面对发展和新挑战应有的态度。
课程之二,是对传统媒体应对挑战的新觉悟新考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这个数字说明,在当今社会的变革背景下,互联网传播模式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当然,更大的挑战或许不是关乎传播模式,如果传播模式涉及技术的话,技术背后的理念问题,则更值得深思。透过上述数字,我们固然需要观察传统媒体在传播模式上的可变空间;更需要反思的是,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以及由责任感引发的介入程度等,还有多少提升余地。
比如,世博会的受关注度极高,媒体在报道中的细节观察、总体把握、观点评论等首先会成为人们评价世博会的“议题设置”。而观众观博之后的切身体会,又会转化为衡量媒体可信度的尺度。因此,真实客观报道世博会,既能有效赢得观众,又能最大限度地张扬传统媒体之长。“每一个带刺的话题,都有着提醒或防范、预警的作用”。事实上,观众通过电视报道了解世博会,同时也通过报道检验媒体。也就是说,对世博会客观全面的报道,不仅可以促进世博会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扩大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在与新媒体的竞争抗衡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无疑,世博会所提倡的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自省,可以帮助电视人思考。对世博会有深度介入、广泛报道,客观上促使我们在世博会这个超级大课堂里孜孜以求地学习探索,从而在报道世博会之余,“跳出”世博会,发现思考的着力点,在媒体发展的新天地登陆。
由此来看,上海世博会的184天,不仅是电视媒体报道的“战场”,更是学习差异、理解变化、推动自我更新、实现自我飞跃的“舞台”。这种学习和行动的动力既来自世博会报道的实践,更来自对世博和文化多元、世界多样性的深刻理解。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报道世博会的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都应是我们电视媒体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