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的,经常性地进行交流与合作。当然在这些联系之中,偶尔也是会发生一些冲突的。 最近,阿里巴巴与一些媒体、媒体人产生了冲突,也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作为企业的公关传播部门,肯定是想媒体人都说好话,对于负面信息都希望少之又少。然而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谁都无法搞一言堂,假如都是一言堂,也失去了观点品读的趣味。所以我仍然赞同百花齐放的观点和文章。 当然本文不是想探讨这一话题,我想要谈谈具有实体的制造企业与没有实际物品的互联网公司在公关传播、产品战略上的差别。 我一直认为,企业是骂不死的,只有自己作死。然而对于硬件制造企业确实有可能会因为负面言论导致死亡,特别是刚出现的一些新型产品,如果被集体认为存在问题,甚至是恶意攻击,这都是致命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刚上市就面临严重的质量问题,大量负面让这个新诞生的手机品牌摇摇欲坠。 为何硬件制造企业受到负面报道的影响如此巨大?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在选择硬件产品的时候存在五大心理上风险: 第一,金钱风险:购买某个东西的时候,买错了可能导致损失金钱。 第二,功能风险:也许某个商品并不好用,或者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用。 第三,生理风险:看上去危险,有可能让使用者受伤害。 第四,社会风险:购买此产品,朋友或者相关人士会如何看。 第五,心理风险:购买某产品后可能会感到内疚或者不妥。 显然需要你掏钱购买的商品,你会十分在意商品的品质、功能、品味等各种因素,所以一旦遭遇负面,就会对消费者选择具有非常严重的干扰。还有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在网上购物的时候,当遇到有差评的商品,即使是寥寥几条,也会非常在意,所以很多网店主千方百计的要求好评,甚至不惜利用返现送礼物等方式。 而互联网公司却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多为免费的虚拟产品,用户不需要花钱购买,因此就没有“金钱风险”的顾虑;由于用户选择和替换一个产品的成本极低,只需动动鼠标或者是手指,所以即使功能不如预期,也没有任何损失。而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也并没有什么社会风险、生理风险等。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必须要体验取胜,因为用户选择和更换的成本极低,你必须要给用户使用的足够理由。而这也同样意味着,互联网公司并不怕负面,因为互联网公司拥有快速向用户推送新产品的渠道和手段(升级、应用市场下载、SEO),也精通并熟知这些方法。而用户只要被你的体验打动,他们就会留下来。由于互联网企业产品开发成本极低,如果体验不好,可以迅速“回炉”重造,如果是实物制造,一旦造出来就没法“回炉”,产生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本。 所以互联网公司的公关传播任务主要是对外宣传产品的出色体验和功能创新,另外就是对内传递用户抱怨,帮助产品不断完善,这相比传统实体企业的公关传播要简单许多。而这种特性,也有人总结为“互联网思维”,认为极致的产品设计理念可以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革,而通过出色的产品自己塑造“口碑”进行传播。 因此,互联网公司对于各种口水和谩骂,完全不必过分担忧,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必推波助澜。 不过从现在的态势看来,也不知道这次的冲突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偃旗息鼓。更多广告新闻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